[发明专利]一种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47864.9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尤晓明;王显涛;张新平;曹佃波;冯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23/22;C08L83/04;C08K13/04;C08K7/24;C08K3/34;C08K3/04;C08K3/36;B60C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江莉莉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 轮胎 装载 机子 基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橡胶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载重5吨轮胎式装载机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煤炭、矿山、水利、国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设等场所,进行铲土运输等机械活动。它对于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载重5吨轮胎式装载机主要功能是对松散物料进行铲装及短距离运输作业。它是工程机械中发展最快、产销量及市场需求最大的机种之一。目前常见的是载重5吨轮胎式装载机,与它相对的是履带式的装载机,与履带式相比它具有机动性能好,不破坏路面,操作方便等优点。所以载重5吨轮胎式装载机得到广泛的应用。
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将胎面与带束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胎面基部胶能够传递来自路面的应力,提高轮胎的高速性能,还能够吸收轮胎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震动。目前由于胎面基部胶中白炭黑用量较大,导致胶料加工困难,易造成胎面挤出半成品尺寸不合格,工艺粘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及其制备方法,该胎面基部胶中使用IR替代部分NR,以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提高胎面挤出半成品合格率,改善半成品的工艺粘性,提高成型生产效率;采用该胎面基部胶的成品轮胎耐磨性高,使用寿命长,适合载重5吨轮胎式装载机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NR50份;
IR50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29~35份;
中超耐磨炭黑ISAF17~22份;
白炭黑11~16份;
氧化锌3~4份;
硬脂酸2.7~3份;
防老剂40201.1~1.5份;
三线油1.1~1.5份;
促进剂CZ0.7~0.8份;
硫黄2.7~3.0份;
含碳纳米管的陶土50~55份。
所述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NR50份;
IR50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29份;
中超耐磨炭黑ISAF22份;
白炭黑11份;
氧化锌4份;
硬脂酸2.7份;
防老剂40201.5份;
三线油1.1份;
促进剂CZ0.8份;
硫黄2.7份;
含碳纳米管的陶土55份。
所述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NR50份;
IR50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
中超耐磨炭黑ISAF17份;
白炭黑16份;
氧化锌3份;
硬脂酸3份;
防老剂40201.1份;
三线油1.5份;
促进剂CZ0.7份;
硫黄3.0份;
含碳纳米管的陶土50份。
所述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NR50份;
IR50份;
聚二甲基硅氧烷31份;
中超耐磨炭黑ISAF20份;
白炭黑13份;
氧化锌4份;
硬脂酸3份;
防老剂40201.3份;
三线油1.5份;
促进剂CZ0.76份;
硫黄2.8份;
含碳纳米管的陶土53份。
一种所述载重5吨的轮胎式装载机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三段混炼:
(1)一段混炼:首先将55份NR与45份IR、11~16份白炭黑、3.0~4份氧化锌、2.7~3份硬脂酸、1.1~1.5份防老剂4020与1.1~1.5份三线油、29~3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与17~22份中超耐磨炭黑ISAF总量的2/3依次加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然后在155~165℃温度下排胶得到一段混炼胶;
(2)二段混炼:将一段混炼胶和剩余的1/3炭黑依次加入密炼机进行混炼,然后在145~155℃温度下排胶得到二段混炼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7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