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盘升降输送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47202.1 | 申请日: | 2015-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国;曾庆贵;王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 地址: | 2015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输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盘升降输送机,包括框架(1)、升降移载台(2)和升降动力单元(3),所述的升降移载台(2)安装在框架(1)内,所述的升降动力单元(3)连接升降移载台(2),所述的升降动力单元(3)为链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框架(1)顶部的顶部链轮(31)、减速单元以及安装在框架(1)底部与所述的顶部链轮(31)对应的底部链轮(38),所述的减速单元连接顶部链轮(31),该顶部链轮(31)通过链条连接底部链轮(38)形成垂直传动结构,所述的链条中部固定连接升降移载台(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实用性强、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盘输送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重盘升降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码垛机器人是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执行大批量工件、包装件的抓取、搬运、码垛、拆垛等任务的一类工业机器人,是集机电子、信息、智能技术、计算机科学学科于一体的高新机电产品。随着我国机器人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研究领域达到了一定水平,码垛机器人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许多码垛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输送系统中的重盘(满托盘)输送机仅能通过叉车来实现转运,因高度落差的原因无法使用手动地牛来实现转运。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重盘升降输送机是码垛行业急切需求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升降机,但大多数是依靠液压升降结构形式,但液压系统使用和保养成本都比较高,同时液压系统不能适用于高度落差较大的输送设备,这会直接影响升降机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重盘升降输送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重盘升降输送机,包括框架、升降移载台和升降动力单元,所述的升降移载台安装在框架内,所述的升降动力单元连接升降移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动力单元为链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框架顶部的顶部链轮、减速单元以及安装在框架底部与所述的顶部链轮对应的底部链轮,所述的减速单元连接顶部链轮,该顶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底部链轮形成垂直传动结构,所述的链条中部固定连接升降移载台。
所述的顶部链轮设有4个,分别在框架顶部沿长边方向的两个侧边边沿对应设置两个,两侧对应的顶部链轮分别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的底部链轮和链条相应设置4个。
所述的减速单元包括第一减速电机、主动链轮、第一涨紧链轮、过渡链轮、第二涨紧链轮和第三涨紧链轮,所述的第一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所述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依次连接第一涨紧链轮和过渡链轮,所述的过渡链轮通过第二涨紧链轮和第三涨紧链轮连接框架顶部侧边的顶部链轮,利用了链条的传动特点,并与第一减速电机完美配合,实现了重盘由高位转运到低位一个周期的工作,使得该升降输送机动作周期短,使用效率高。
该升降输送机还包括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条和导向轮,所述的导向条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四个侧棱上,所述的导向轮固定设置在升降移载台侧边对应导向条位置,升降动力单元带动所述的升降移载台上下运动时,所述的导向轮沿导向条上下移动,通过设定的升降导向机构使得升降移载台能沿导向条上下运动,防止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升降移载台的大幅度晃动,提高该升降输送机的稳定性。
所述的升降移载台包括移载台支架、承压台、防滑遮板、护栏和定位脚板,所述的承压台设置在移载台支架上方,防滑遮板覆盖在承压台上,所述的护栏固定在承压台两侧,所述的定位脚板固定在载台支架下方四角处。
所述的升降移载台上还设有水平传动机构,包括承压台上方平行设置的多条传送链以及传送链两端的移载主动链轮和移载过渡链轮,所述的移载主动链轮连接移载驱动单元,设置的水平传动机构采用水平链条传送结构能够及时将重盘输送至升降移载台上。
所述的移载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减速电机和减速轮,所述的第二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减速轮,所述的减速轮连接所述的移载主动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7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拿包(ZQJ07)
- 下一篇:线印式微量点胶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