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科手术医用缝合线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43363.3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5457083A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张德信
主分类号: A61L17/12 分类号: A61L17/12;A61L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外科手术 医用 缝合线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医用缝合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文献记载,人们开始使用线绳和动物的腱膜进行缝合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2000年,古埃及时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亚麻、马鬃、皮革、棉线及其他植物纤维等缝合材料。 公元前150年,Galen提出了“肠线”的概念,但真正的经过灭菌处理的以羊或牛的小肠黏膜 为原料的肠线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公元1000年,丝线问世并广为使用,丝线是历史上使用 时间最长的外科缝线。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提高,外科医生对缝线 的张力、操作性和吸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原有的缝线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外 科发展的需要,外科缝线向着合成新型聚合材料的方向快速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诸 多外科学和化工学等相关专业的学者、专家共同协作,根据外科手术的临床需要,创造出许 多适应各种不同需要的人工合成缝线。相继问世了尼龙线(Nylon,如爱惜良Ethilon)、聚酯 线(Polyester,如爱惜邦Ethibond)、聚丙烯线(Polypropylene,如普理灵Prolene)等人工 合成的不可吸收缝线,以及以聚糖醇酸(PGA)、聚糖乳酸(PGLA,如薇乔TMVicryl)、聚二氧六 环酮(Polydioxanone,如普迪思PDSII)、聚糖已内酰胺(Poliglecaprone,如单乔Monocryl) 为主的多种人工合成的可吸收缝线。

临床应用中理想的缝合材料应满足以下条件:通用性、无菌性、无电解性、无表面 张力、无过敏性和无致癌性,易于操作,不利于细菌生长,打结时能确保线结安全而无磨损 或切割,能对抗组织内的收缩,缝合目的达到后能被组织吸收而且反应轻微。然而,目前这 种理想的通用缝线尚不存在。

申请公布号CN104491921A(申请号201410684005.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 种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该缝合线包括如下组分:聚氨酯,聚乳酸,水 母胶原,川穹多糖,甘油,交联剂,稳定剂及抗菌剂。申请公布号CN104874016A(申请号 201510254281.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含有白及提取物的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 法,包括如下组分: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乙烯醇,丙烯酸钠,白及粉末,果胶,交联剂, 稳定剂及抗菌剂。申请公布号CN104368039A(申请号201410684311.4)的中国专利文献 公开了一种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该缝合线包括如下组分:聚二恶烷酮,聚乳 酸,海蜇胶原,壳聚糖,交联剂,稳定剂及抗菌剂。

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手术缝合线主要是肠线和化学合成线,使用时容易因患者 个体差异性影响吸收过程,吸收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不吸收的现象,存在排异反应的缺 点,增加患者的痛苦;另外,存在生物相容性不好,刺激切口的炎症反应,影响切口的愈合质 量,产生疤痕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活血止痛、止血、散瘀 消肿、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粘连等功效的外科手术医用缝合线及制备方法。本发 明所得产品易于缝合和打结,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无炎症反应,在人体内 无排异性和不良反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后可完 全降解吸收且降解产物对人体安全无毒,无刺激,无抗体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防 止患者的感染,且伤口愈合后不产生疤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外科手术医用缝合线,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茶树根6-11,穿心草4-8, 赶风柴7-14,岩败酱5-9,峨参4-10,高粱根8-12,青胡桃果6-11,石榴皮4-9,血风藤10-15, 聚乳酸68-75,聚乳酸专用成核剂TMC-328适量。

外科手术医用缝合线,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茶树 根7-9,穿心草5-7,赶风柴9-12,岩败酱6-8,峨参7-9,高粱根9-11,青胡桃果7-10,石榴皮5- 7,血风藤11-13,聚乳酸70-73,聚乳酸专用成核剂TMC-328适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信,未经张德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3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