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力矩器线圈绕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8803.6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杏敏;杨守安;徐国栋;刘洋;潘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4 | 分类号: | H01F41/064;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矩 线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力矩器线圈绕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力矩器线圈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力矩器线圈是加速度计检测质量的一部分,是敏感惯性加速度计的敏感元件,结构包括骨架和其上绕制的漆包线,对称粘接在摆片两侧,其引出线的漆包线焊接在摆片上,是内外电气连接通路的重要连接部分,如果引出线断裂,产品将无信号输出。
力矩器线圈为有骨架线圈,骨架本身无引出线固定位置,力矩器线圈漆包线属于超细漆包线(Φ0.03mm~Φ0.05mm),绕制过程中的漆包线集中受力问题极易造成漆包线漆皮磨损甚至漆包线断裂。如图1所示,线圈绕制的第一匝线在绕制机卡簧上固定,第一匝线的位置直接决定后续漆包线是否散乱,第一匝线引出位置依靠线圈骨架缺口位置定位,容易造成引出线受力,引出线集中受力将造成漆包线漆皮磨损甚至漆包线断裂,导致力矩器线圈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力矩器线圈绕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力矩器线圈绕制过程中,因引出线集中受力而造成的漆包线漆皮磨损、断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方面,一种力矩器线圈绕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步:将过渡工装安装在绕线轴上,所述过渡工装是一个带有缺口的圆环,该圆环表面光滑无毛刺,所述缺口一端的两个边沿尽头呈光滑圆弧状,另一端的一个边沿尽头具有伸出所述圆环侧边的凸台,另一个边沿尽头呈圆弧状,所述凸台具有一平面,用于将线圈引出线平滑的过度到与绕线轴平行的方向上,安装好的所述过渡工装,其缺口和卡簧在同一水平线上;
第二步:将线圈骨架紧挨所述过渡工装放置,套在绕线轴上,依靠圆环侧边凸起对所述线圈骨架进行限位,使线圈骨架引出线经过凸台圆弧过渡到绕线轴卡簧上;
第三步:将第一匝漆包线手工绕制在线圈骨架上,引出线从所述过渡工装的凸台经过后,伸入所述缺口,从缺口穿出后卡在卡簧上,开始绕线;
第四步:绕线结束,将最后几匝漆包线固定后,用剪刀剪断引出线,取下绕好绕组。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缺口一端的两个边沿尽头的光滑圆弧和侧边凸起打磨为0.5毫米圆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过渡工装与绕线轴间隙不超过0.02毫米。
另一方面,一种力矩器线圈绕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步:将过渡工装安装在绕线轴上,所述过渡工装是一个闭合的圆环,该圆环表面光滑无毛刺,圆环外表面具有一平行圆环中心线的沟槽,所述沟槽一端的两个边沿尽头呈光滑圆弧状,另一端的一个边沿尽头具有伸出所述圆环侧边的凸台,另一个边沿尽头呈圆弧状,所述凸台具有一平面,用于将线圈引出线平滑的过度到与绕线轴平行的方向上,安装好的所述过渡工装,其沟槽和卡簧在同一水平线上;
第二步:将线圈骨架紧挨所述过渡工装放置,套在绕线轴上,依靠圆环侧边凸起对所述线圈骨架进行限位,使线圈骨架引出线经过凸台圆弧过渡到绕线轴卡簧上;
第三步:将第一匝漆包线手工绕制在线圈骨架上,引出线从所述过渡工装的凸台经过后,伸入所述沟槽,从沟槽穿出后卡在卡簧上,开始绕线;
第四步:绕线结束,将最后几匝漆包线固定后,用剪刀剪断引出线,取下绕好绕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力矩器线圈绕制方法,工装与骨架缺口位置相配合,在绕制第一匝漆包线时引出漆包线位置由骨架缺口变为工装凸台,并且结合超细研磨方法,使工装侧边凸台为圆弧形,引出线方向经凸台在垂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后卡在绕制轴卡簧上。有效的降低力矩器线圈引出线绕制过程中集中受力问题并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引出线绕制过程中受力部分远离骨架缺口,降低后续骨架缺口与漆包线引出线摩擦引起的断裂风险。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力矩器线圈绕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缺口的过渡工装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缺口的过渡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闭合的过渡工装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闭合的过渡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缺口的过渡工装力矩器线圈绕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8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