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误操作指令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7762.9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健;王硕;邹易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操作 指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处理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续接收触发操作指令;
确定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为误操作指令;
当所述触发操作指令为误操作指令时,中止对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的操作 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 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为误操作指令,包括:
检测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中相邻两次触发操作指令的间隔时长 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在每相邻两次触发操作指令的间隔时长均小 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时,将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确定为误操作指令;和/或
检测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中第一次触发操作指令与最后一次触 发操作指令的间隔时长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在第一次触发操作指 令与最后一次触发操作指令的间隔时长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值时,将所述 触发操作指令确定为误操作指令;和/或
检测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在 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时,将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确定 为误操作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 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为误操作指令,包括:
检测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所触发的应用是否是预设的特定应用;
在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所触发的应用是预设的特定应用时,将所述触发操 作指令确定为误操作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 包括:
接收预设所述特定应用的配置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 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为误操作指令,包括:
检测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均是相同的触发操作指令;
在所述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均是相同的触发操作指令时,将所 述触发操作指令确定为误操作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连续接收触发操作指令时,输出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是误操作指令 的提示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为误操作指令,包括:
当接收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是误操作指令的确认指令时,将所述触发操作 指令确定为误操作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误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 包括:
当接收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是误操作指令的确认指令时,撤回所述触发操 作指令的操作结果。
8.一种处理误操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连续接收触发操作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触发操作指令是否为误操作指令;
中止模块,用于当所述触发操作指令为误操作指令时,中止对所述触发 操作指令的操作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误操作指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 定模块至少包括下列模块之一: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中相邻两次触 发操作指令的间隔时长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在每相邻两次触发操 作指令的间隔时长均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长阈值时,将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确定 为误操作指令;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中第一次触发 操作指令与最后一次触发操作指令的间隔时长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阈 值;在第一次触发操作指令与最后一次触发操作指令的间隔时长小于预设的 第二时长阈值时,将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确定为误操作指令;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接收的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的次数是否达 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在所述多次的触发操作指令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 时,将所述触发操作指令确定为误操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77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口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应用图标的位置调整方法及用户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