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加热型热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8506.3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8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汇海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加热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加热型热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热冲压成形技术是一种利用金属在高温状态下塑性和延展性迅速增加、屈服强度迅速下降的特点,在热冲压模具上使零件成形,同时利用模具冷却淬火达到超高强度的新工艺。采用热冲压技术,不仅可以克服传统高强钢板成形困难、零件尺寸精度低的缺陷,而且可显著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减轻车重,减小气体排放量。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热冲压成形工艺是目前汽车、钢铁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具体地,热冲压成形就是对初始强度为500~600Mpa具有热冲压成形特点的钢板加热到奥氏体温度范围(一般850度以上),保温1分钟左右,取出后在热冲压模具中冲压成形,保压,利用模具和内部冷却系统对零件进行快速冷却,成形后的零件的强度可以达到1500MPa左右。
在国外已有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了热冲压成形材料、工艺和模具的研究,如:阿塞洛早在2002年就成功开发了商用的热成形用钢板USIBOR1500,并为汽车厂生产防撞梁、立柱加强板等结构件;德国的本特勒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热成形零件供应商。另外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等也在进行热冲压成形材料、工艺和模具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快速加热型热冲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快速加热型热冲压模具包括底座、第一冲头、第二冲头、钢珠、本体、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设置第一冲头,底座的顶部两侧设置第二冲头,第二冲头的表面覆盖钢珠,本体的底部中部设置第一卡槽,本体的底部两侧设置两个第二卡槽;所述单个第二冲头的表面覆盖钢珠的个数为6~12个;所述第一冲头和第一卡槽的规格匹配;所述第二冲头和第二卡槽的规格匹配;所述底座、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和钢珠一体成型;所述本体、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冲头为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冲头为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二冲头的规格相同。
优选的,所述钢珠为不锈钢球。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卡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案完整,操作方便;可确保热冲压零件在冲压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并有利于提高热冲压模具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座,2、第一冲头,3、第二冲头,4、钢珠,5、本体,6、第一卡槽,7、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快速加热型热冲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快速加热型热冲压模具包括底座1、第一冲头2、第二冲头3、钢珠4、本体5、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7,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间设置第一冲头2,底座1的顶部两侧设置第二冲头3,第二冲头3的表面覆盖钢珠4,本体5的底部中部设置第一卡槽6,本体5的底部两侧设置两个第二卡槽7;所述单个第二冲头3的表面覆盖钢珠4的个数为6~12个;所述第一冲头2和第一卡槽6的规格匹配;所述第二冲头3和第二卡槽7的规格匹配;所述底座1、第一冲头2、第二冲头3和钢珠4一体成型;所述本体5、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7一体成型;第一冲头2为圆柱体;第二冲头3为圆柱体;两个第二冲头3的规格相同;钢珠4为不锈钢球;本体5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卡槽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汇海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汇海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8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扩管机的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隔热罩包边模具及包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