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26187.2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9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皮涛;蒋文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锂离子电池负极 硬碳材料 煤焦油 硬碳负极材料 挥发性 多羟基醇 环境友好 可逆容量 首次效率 有机溶剂 强酸碱 重金属 溶剂 分级 改性 糊化 混捏 压实 硬碳 固化 破碎 | ||
本发明提供了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多羟基醇为硬碳碳源,经糊化、固化、破碎、分级、煤焦油混捏改性制得。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硬碳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高达1.5g/cc,可逆容量高于600mAh/g,首次效率约90%。本发明涉及工艺不采用任何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任何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任何含有强酸碱溶剂,加工工艺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的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上采用石墨类负极材料,由于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不佳,因此软、硬碳材料就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截至目前,软碳材料已有多家企业开发成功,然而,从软碳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看出,该材料存在容量低、压实低的问题,只能用于中低端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为了开发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硬碳变成了开发首选材料。
硬碳负极目前仅日本一家企业开发成功并实现小规模产业化,国内也有多家研究机构进行了硬碳负极材料的研究,并形成多篇专利。专利201010246305.2报道了先制备生物质硬碳基体,而后混合高分子化合物进行硬碳包覆,所得材料容量达到450mAh/g,首效高于81%;专利201210362898.8报道了以高分子制成碳源,而后混合其他高分子改性剂进行包覆,所得材料比容量超过900mAh/g,充放电效率达到70%以上;专利201210060117.X提出了首先将沥青交联反应生成前驱体,而后对表面进行包覆、碳化处理,最后再经破碎分级制得产品,该专利所用方法比前两种专利更加简化,但涉及材料的容量均低于300mAh/g,首效均低于85%。
上述这些专利只是重视了材料的克容量、首次效率,或者加工工艺简化,但硬碳材料的压实密度仍没有提高,将限制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锂离子电不负极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有效提高硬碳材料的压实密度。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包含多羟基醇有机物的原料加入至混捏设备中,于70~150℃恒温1~3h,得到糊状物质,再于200~300℃恒温0.5~2h,冷却至室温后,经破碎——分级得到半固化材料;
(Ⅱ)将第(Ⅰ)步得到的半固化材料和煤焦油加入至混捏设备中,并于50~150℃恒温30~180min,得到硬碳复合材料前驱体;
(Ⅲ)将第(Ⅱ)步得到的硬碳复合材料前驱体于保护气氛条件下,900~1300℃碳化处理,得到最终产物。
第(Ⅰ)步中多羟基醇有机物为蔗糖、葡萄糖、淀粉或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较佳。破碎工艺中,破碎至材料平均粒度在5~15μm,分级工艺中,则选择材料的粒径D90:D10为(3~5):1的材料。
第(Ⅱ)步中,半固化材料与煤焦油的质量比为10:(1~3),混捏设备的转速为5~20rpm,制得的材料性能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糊化、固化工艺,首先将材料制成接近于球形的半固化物质,球形形状有助于材料的紧密堆积,而后,再经历煤焦油的混捏过程,使得半固化过程中形成的微孔被煤焦油填充并固化,因此,材料的压实密度得以明显提高,目前所使用的硬碳负极材料,压实密度一般低于1.2g/cc,而采用本发明涉及技术制备的硬碳材料压实密度普遍可达1.5g/cc。
2.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硬碳材料经历煤焦油填充、包覆后,比表面积迅速缩减至3m2/g以内,电解液与硬碳之间的副反应显著削弱,从而保证了材料的首次效率接近90%。
3.工艺过程未用到任何强酸、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挥发性有机溶剂,因此本方法属于清洁生产工艺,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6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