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相色谱仪进气端微量气体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9190.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东;陈志峰;丁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0 | 分类号: | G01N30/20;G01N30/3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冰 |
地址: | 838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谱仪 进气端 微量 气体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流量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进气端微量气体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气相色谱仪对气体分析时的进气方式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气体直接进入色谱仪定量管;另一种方法是气体先通过一个压力表,然后再由色谱仪定量管处进气;还有一种方法是气体通过浮子流量计后再由色谱仪定量管处进气。
其中第一种方法中气体直接进入色谱仪定量管,当操作人员将采集的的气体接入气相色谱仪定量管接口,凭操作者的经验给点压力来决定容量很难掌控,数据的误差大,如果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很难保证安全。
其中第二种气体通过压力表,虽然可以有效掌控压力值但是进气的压力还是难以控制,做出的数据难以保证精准度,安全上也难以保证。
第三种通过浮子流量计进气压力值波动较大,把数据的误差保证在允许的范围内较困难,况且安全难保证。
综上所述,现有的三种技术均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其气路的连接繁琐、简单、密闭性较差,极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泄露,很难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其次,这三种方法很难确保数据的精准。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提高试验安全性,确保试验数据准确性的气相色谱仪进气端微量气体控制器。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气相色谱仪进气端微量气体控制器包括微量气体流量控制器和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微量气体流量控制器包括气体流量计,在气体流量计的进、出气口处分别连通进、出气管,进气管前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与载气气瓶和待测气气瓶连通,在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电磁阀,以及连接在第一、第二电磁阀后的第一、第二调节阀;气体流量计后连通有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所述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包括一恒压箱,所述恒压箱包括箱体进气管和箱体出气管,箱体进气管与前述气体流量计的出气管连通,箱体出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第三电磁阀,所述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后接定量管,定量管与气相色谱仪导通。
本申请结构简单,克服了原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中通过微量气体控制器预先设定压力来确定流量值,确保使用时定量管内存在稳定的压力,出厂测试就可将压力标定,使用者只需按标定的设定值即可方便操作。也大大的降低了能耗和材料损耗,提升了数据的精准度,降低了实验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电路图;
图3是恒压箱结构示意图。
图例:1、载气气瓶,2、第一电磁阀,3、第一调节阀,4、气压表,5、气体流量计,6、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7、压力传感器,8、第三电磁阀,9、定量管,10、气相色谱仪,11、微量气体流量控制器,12、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13、第二调节阀,14、第二电磁阀,15、待测气气瓶,16、进气管,17、箱体,18、隔板,19、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气相色谱仪进气端微量气体控制器包括微量气体流量控制器11和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12,微量气体流量控制器11包括气体流量计5,在气体流量计5的进、出气口处分别连通进、出气管,进气管前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与载气气瓶1和待测气气瓶15连通,在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电磁阀2、14,以及连接在第一、第二电磁阀后的第一、第二调节阀3、13;气体流量计5后连通有气体压力控制器12,所述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12包括一恒压箱,所述恒压箱包括箱体进气管和箱体出气管,箱体进气管与前述气体流量计5的出气管连通,箱体出气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和第三电磁阀8,所述微量气体压力控制器12后接定量管9,定量管9与气相色谱仪10导通。
在微量气体流量控制器11的进气管前的两路管路上还装设有气压表4。
如图2所示,所述压力传感器7和第三电磁阀8与CPU处理器相连,CPU处理器同时与控制器相连,第一、第二电磁阀2、14与控制器电路相连。所述CPU处理器用以接收由压力传感器7传送来的压力信号,与预设在CPU处理器内的设定值比较后,向控制器及第三电磁阀8发送信号,由控制器操控第一、第二电磁阀2、14对进气管路进行通断操作。所述CPU处理器和控制器均为已有技术,其具体功能及结构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工程学院,未经新疆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9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