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H2S、CO2腐蚀的高温高压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6444.4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瑛;姚雷;姚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4 | 分类号: | C09K8/54;C07D23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ub co 腐蚀 高温 高压 缓蚀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H2S、CO2腐蚀的高温高压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缓蚀剂的原料按摩尔配比百分比包括:三乙烯四胺10‑26%、肉豆蔻酸10‑26%、二甲苯20‑36%、硫代氨基脲25‑35%和多元醇10‑30%;该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肉豆蔻酸与三乙烯四胺发生酰胺化反应获得咪唑啉中间体;步骤2,再将咪唑啉中间体与硫代氨基脲发生缩合反应获得缓蚀剂。本发明最后获得缓蚀剂其生产工艺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且具有优异的缓蚀效率及抗腐蚀效果,适用于高含30 mg/L以上的H2S、饱和CO2的油气井增产作业施工,加入缓蚀剂后钢片的腐蚀速率低于0.05 mm/a,腐蚀速率国家规定的腐蚀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H2S、CO2腐蚀的高温高压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供求日益激烈,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拓展能源来源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来缓解不可再生能源与人们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的矛盾。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随着新的油气资源的不多开采,高含H2S、CO2、Cl-及水化物等多种更加恶劣介质的油气田相继出现。
高含H2S、CO2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区域,该区域2/3的油气田含H2S和CO2,“十五”期间探明的天然气中就有990亿立方米为高含H2S气体。高温高酸油气井下系统腐蚀环境十分恶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温高压和H2S+H2S+ Cl-共存以及高矿化度地层水的交互作用对井下工具、井下管柱、井口设备及地面流程造成严重腐蚀;
(2)高产量下高速流体对管壁造成长期冲蚀;
(3)高速流体的速度变化产生的横向作用力的变化造成管壁爆裂等。
因此,研究一种缓蚀剂,由此保护油气井下工具、管柱、井口设备以及井上管道,对促进油气井的高效勘探开发和减少由腐蚀引起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H2S、CO2腐蚀的高温高压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缓蚀剂在高温下即室温至160℃,对H2S、CO2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效果,且缓蚀效率在98%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H2S、CO2腐蚀的高温高压缓蚀剂的制备方法,该缓蚀剂的原料按摩尔配比百分比包括:三乙烯四胺10-26%、肉豆蔻酸10-26%、二甲苯20-36%、硫代氨基脲25-35%和多元醇10-30%;
该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肉豆蔻酸与三乙烯四胺发生酰胺化反应获得咪唑啉中间体;
步骤2,再将咪唑啉中间体与硫代氨基脲发生缩合反应获得该缓蚀剂;
该缓蚀剂对H2S、CO2具有抗腐蚀效果。
其中,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6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流体稠油热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折射率LED灯丝封装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