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清淤倒虹吸式排污管道防爆燃安全阻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9533.6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明;盛夏;张小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4 | 分类号: | E03F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淤 虹吸 排污 管道 爆燃 安全 阻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污管道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清淤倒虹吸式排污管道防爆燃安全阻隔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区的排污管道中往往有易燃气体存在,其来源可以是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时排放的低闪点化学物质产生的蒸汽或沉底淤泥产生的沼气,易燃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遭遇明火或静电产生的火花就会发生燃爆,并沿管路瞬间传播,具有相当的破坏力。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并且污水管网遍及厂区,一旦着火,易蔓延成灾。污水处理系统是化工企业防火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部位。污水处理系统属于非生产设施,消防安全管理上极易被忽视。
2001年10月30日17时42分,安徽省滁州市某加油站在卸油时,汽油从量油孔大量外溢,渗入站内下水道,流入市政下水管道,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引起持续5h连环爆炸,并燃起大火。此起彼伏的爆炸延续到当日23时才完全停止,而大火至次日凌晨4时才被完全扑灭。1985年6月27日,重庆市一下水道发生爆炸,爆炸范围波及1x106m2,大片住宅成为废墟,事故中有26人丧生,几百人受伤,重伤91人,如此严重的事故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从安全角度应合理设置污水管道、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杜绝混触可能造成的危险。防止燃烧、爆炸沿污水管网蔓延扩展现有的技术是设置水封井。水封井是一种设置在厂区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或油污的污水管网上,防止燃烧、爆炸沿污水管网蔓延扩展的安全液封装置。水封井是安全液封的一种。为了防止管道内表面由于污水中各种杂质相互作用形成沉淀附着物,必须严格控制污水组成,或加入某种溶解剂、分散剂等,将杂质除掉或清除附着的沉淀物。另外污水管线要定期清除沉淀物,可采用大量净水冲洗,也可采用专门的可移动装置进行水力清洗的方法,该法是用特别的喷嘴,高速喷水而将沉淀物层冲刷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保证安全且不影响水体流动的可清淤倒虹吸式排污管道防爆燃安全阻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清淤倒虹吸式排污管道防爆燃安全阻隔装置,包括防爆阻隔墙及清淤组件,
所述的防爆阻隔墙为不对称结构的倒虹吸防爆阻隔墙,进水处为垂直下落式结构,重力与水流的惯性使较重的物质沉积于积淤槽中便于清理,较轻的物质汇集于垂直上方的水面,也可以用挖斗清理,出水处为斜坡式结构,水流的溢出平缓;
所述的清淤组件由导轴及沿导轴上下移动且可以翻转的挖斗组成,所述的导轴设置在防爆阻隔墙的进水处。
所述的防爆阻隔墙的出水处的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加,这样可以增加爆炸承受能力。
所述的导轴的底部设有积淤槽。
所述的挖斗经齿条齿轮翻转机构连接在导轴上。
所述的齿条齿轮翻转机构由配合使用的驱动齿条及驱动齿轮组成,所述的驱动齿条沿导轴的轴向设置,所述的驱动齿轮套设在与挖斗连接的转轴上,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挖斗的边缘设有滤水齿,以滤出水分并承接漂浮的杂质。
还包括滑动承接槽,承接挖斗挖出的杂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排污管道在容易发生燃爆的位置设置本发明,不对称形式的倒虹吸阻隔防爆阻隔墙的结构能不影响水流的通过,并且利用的水封作用,将管路可能发生燃爆的空间分段阻隔,防止燃爆的全线传播,从而可有效阻隔燃爆的传播,减小危险性,同时也保障污水的正常流动,防止管线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挖斗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挖斗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挖斗、11-滤水齿、12-转轴、2-积淤槽、3-防爆阻隔墙、4-齿条齿轮翻转机构、41-驱动齿条、42-驱动齿轮、5-导轴、6-滑动承接槽、7-漂浮物汇集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9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