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向器、转子和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9331.1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斌;黎志伟;吴文明;蒙绍森;任晓琳;敖显学;何贝贝;赵宏江;叶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H02K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器 转子 电机 | ||
1.一种换向器,包括处于内圈的导体层(11)、环设于所述导体层(11)径向外 围的绝缘层(12)和环设于所述绝缘层(12)径向外围的换向片层(13),所 述换向片层(13)包括若干换向片(13a),所述换向器(1)轴心线处设有安 装孔(10),所述导体层(11)和所述换向片层(13)通过所述绝缘层(12) 相互绝缘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中,所述绝缘层(12)的径向厚度为0.8-2毫 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器,其中,所述绝缘层(12)的径向厚度为1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中,所述导体层(11)和所述绝缘层(12) 之间的接触面形成凹凸配合(14),和/或,所述绝缘层(12)和所述换向片层 (13)之间的接触面形成凹凸配合(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器,其中,所述换向片(13a)或所述导 体层(11)导电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中,每一换向片的外表面为电刷接触面,内 表面向内延伸若干延伸部,所述导体层设至少一延伸部与换向片的延伸部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器,其中,所述换向器为平板型换向器,所述延伸 部沿换向器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器,其中,所述换向器为柱状型换向器,所述延伸 部沿垂直换向器轴向延伸。
9.一种转子,包括电机轴(2)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器(1), 所述换向器(1)通过所述安装孔(10)安装于所述电机轴(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电机轴(2)为导体材质,所述导体层 (11)与所述电机轴(2)导电接触;所述导体层(11)或所述电机轴(2)直 接导电接地,或者,所述导体层(11)通过所述电机轴(2)而间接导电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电机轴(2)为绝缘材质且该电机轴 (2)开设有通孔,由所述导体层(11)引出的导体件(15)穿过所述通孔后导 电接地。
12.一种电机,包括机壳(4)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器(1), 所述机壳(4)环绕于所述换向器(1)外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机壳(4)为导体材质,所述导体层 (11)与所述机壳(4)导电连接;所述导体层(11)或所述机壳(4)直接导 电接地,或者,所述导体层(11)通过所述机壳(4)而间接导电接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还包括电机轴(2),所述机壳(4)和所述电机 轴(2)均为导体材质,所述电机轴(2)分别与所述导体层(11)和所述机壳 (4)导电接触;所述电机轴(2)、所述导体层(11)或所述机壳(4)直接导 电接地,或者,所述导体层(11)通过所述电机轴(2)或所述机壳(4)而间 接导电接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还包括电机轴(2),所述机壳(4)为导体材质, 所述电机轴(2)为绝缘材质且该电机轴(2)开设有通孔,由所述导体层(11) 引出的导体件(14)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机壳(4)导电连接并通过该机壳 (4)间接导电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93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管调节机构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模块手动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