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70M微功率信号功率检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8784.2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琪林;覃剑;吴维德;李方硕;向景睿;申杰;张峰;赵永春;刘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崔建中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70 功率 信号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检测电路,具体涉及一种470M微功率信号功率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电力通信系统中,从原有的手工抄表模式已经发展到远程智能抄表模式,470M微功率无线抄表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微功率通信系统中,由于微功率模块在安装过程中,或者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发射功率会出现偏低的情况,容易导致终端无法正常抄表;目前一般采用各种分立式仪器设备组成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但是这种测试设备结构复杂,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对于仪器熟练操作;难以简单快速的对于通信模块的发射功率和其产生异常的原因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470M微功率信号功率检测电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70M微功率信号功率检测电路,包括分别与混频器输入端连接的带通滤波器和本振单元,混频器输出端连接中频滤波器的输入端,中频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功率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A/D采样单元的输入端,A/D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本振单元输出频率范围为:35MHz至4400MHz;具有小数N分频频率合成器和整数N分频频率合成器。
作为优选,所述本振单元为ADF4351芯片集成电压控制振荡器。
作为优选,所述混频器输入射频频率范围:5~1000MHz;本振输入频率范围:5~1000MHz;输出中频频率范围:DC-1000MHz。
作为优选,所述中频滤波器为10.7M晶体滤波器。
作为优选,所述功率检测单元混频输入和功率检测的动态范围为80dB,射频信号频率范围为500M,功率检测时间为200nS;所述功率检测单元为AD608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A/D采样单元采样速率最高为1MSPS,内置宽带宽采样保持放大器。
作为优选,所述A/D采样单元为AD7091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主频处理速度最高达72MHz,内设乘法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为STM32F103RBT6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集成化模式将现场运行终端的470M的微功率通信模块的发送功率检测出来,能够在设备现场方便快速的对微功率信号功率进行分析和判断;
(2)本发明减少了外部硬件设备的数量,提高了硬件设计的可操作性,并且测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高;
(3)本发明采用嵌入式系统独立控制,中间环节无需人工操作,减少出错概率,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470M微功率信号功率检测电路,包括分别与混频器输入端连接的带通滤波器和本振单元,混频器输出端连接中频滤波器的输入端,中频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功率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A/D采样单元的输入端,A/D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
被测470M微功率信号,首先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由16nH、27nH、10nH的电感,2.2pF、10pF、4.7pF、18pF的电容以及51欧姆的电阻组成,能够有效的滤除被测信号中的高频成份和低频成份,可以满足准确测量被测信号的要求;
本振单元用于产生混频器所需要的本地振荡频率LO信号;
混频器用于将本振信号和经滤波器后的信号进行混频,产生所需的中频信号;
中频滤波器用于将滤除中频以外的信号;
功率检测单元用于对信号的功率进行检测;
A/D采样单元用于采样功率检测电路的输出模拟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读取A/D转换器的采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对于处理结果进行显示。
所述本振单元输出频率范围为:35MHz至4400MHz;具有小数N分频频率合成器和整数N分频频率合成器;能够精确的输出混频器所需的本振频率。
所述本振单元为ADF4351芯片集成电压控制振荡器;采样ADI公司生产的ADF4351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8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