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的环保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5329.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楷翰;翟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24/23;A01G24/10;A01G24/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泥的环保处理工艺,步骤如下:将中和后湿赤泥挤出后切段,以矿物纤维、植物碎屑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具火山灰性质的瘠性粉料的混合粉料与之混合盘球或压坯,形成赤泥团块,多余未粘附在赤泥团上的混合粉料兼作干燥用的粉末床;待赤泥团块干燥到失去可塑性时,使用石灰、电石渣与赤泥团块拌合,此时具火山灰性质的瘠性粉料与石灰发生火山灰反应,逐渐转化为火山灰水泥材料包埋赤泥团,粘附上的草木屑或废纸浆或造纸污泥则作为加强筋材料;将沙壤土与包埋赤泥团疏松混合,即为海滨绿化土壤材料。本发明依靠增大赤泥团块的比表面积及瘠性材料的吸水性解决了赤泥干燥极难的问题,还解决了干燥赤泥运输搬运时粉尘问题,并能实现大规模的资源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泥的环保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赤泥是制铝工业等提取铝离子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中国作为世界第4大氧化铝生产国,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全世界每年产生的赤泥约7000万吨,我国每年产生的赤泥为3000万吨以上。大量的赤泥的产生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赤泥的产量和危害,实现多渠道、大数量的资源化已迫在眉睫。
赤泥的pH值很高,其中:浸出液的pH值为12.1-13.0,氟化物含量11.5mg·L-1-26.7mg·L-1;赤泥的pH值为10.29-11.83,氟化物含量4.89mg·L-1-8.6mg·L-1。按GB 5058-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因赤泥的pH值小于12.5,氟化物含量小于50mg·L-1,故赤泥属于一般固体废渣。但赤泥附液pH值大于12.5,氟化物含量小于50mg·L-1,污水综合排放划分为超标废水,因此,赤泥(含附液)属于有害废渣(强碱性土)。
目前赤泥资源化的发明专利众多,但几种常用方法有:
1、制造水泥,因国家水泥新标准对含碱量的严格要求,目前已很少使用。
2、铺路路基,通过混合粉煤灰、石灰等,以赤泥作为碱性促进剂使用,该方法可行性好,但该配方中赤泥的用量较少,难以解决赤泥消除问题。
3、掺杂其他物质作烧结砖,用量需严格控制在30%以下,且受到目前烧砖禁令限制,前景不好,作不少砖则泛霜严重无实用价值。
4、矿山填充,效果好,但赤泥难以搬运,受限严重。
5、作为陶瓷、塑料行业惰性填料使用,该方法可行性较大,但赤泥前处理麻烦,可替代物质多,也影响材料质量,没有明显的原料优势所在。
6、作为脱硫剂使用,可行,存在问题是用量较小、流动性较差,废渣数量大,工厂反映不如石灰浆或废碱水实用。
在一些海滨城市,经常有使用铝土矿提取铝酸钠作为洗涤用品原料的中小型厂家,这些工厂每年大约副产万吨左右的赤泥,通常使用酸洗废液中和后放置。处置后的赤泥含有大量盐分和氢氧化铁,干燥极难,且由于数量限制难以大规模资源化,需要研发一种规模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化途径。
赤泥团块本身具有干燥后由于渗透性很差,因此有遇水不会松软崩解的特点,一旦使用酸洗废液中和干燥后,由于含有大量几乎不能吸水的氢氧化铁,该特点更为明显。该特点可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赤泥的环保处理工艺,其依靠增大赤泥团块的比表面积及瘠性材料的吸水性解决了赤泥干燥极难的问题,还解决了干燥赤泥运输搬运时粉尘问题,并能实现大规模的资源优化。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5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