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KDP调Q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2593.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尚旭川;董涛;唐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15 | 分类号: | H01S3/11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71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kdp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件,尤其涉及一种KDP调Q开关。
背景技术
激光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是评定激光器中光学谐振腔质量好坏的指标。电光调Q技术是利用在晶体上施加电压改变晶体的折射率,从而达到改变光的偏振状态,与偏振片一起使用可实现光开关的作用。电光调Q开关是利用晶体的电光效应,在晶体上加一阶跃式电压,调节腔内光子的反射损耗。电光调Q开关作为一种光开关器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激光器中,可以获得高脉冲能量的激光输出。电光调Q开关通常采用KD*P或KDP晶体制作,KD*P晶体具有优越的电光性能,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在激光调Q、激光倍频、电光开关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但KD*P晶体质脆、潮解、低温雾化等固有特性,限制了KD*P调Q开关的宽温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宽温应用的高消光比的KDP调Q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KDP调Q开关的技术方案是:KDP调Q开关包括外壳,外壳中设有KD*P晶体,在沿光路方向上,KD*P晶体的两侧设有密封光窗,在垂直光路方向上,KD*P晶体与外壳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有晶体支架、加热套和加热丝,加热丝固定在加热套上,加热套将加热丝和晶体支架隔离开,晶体支架上安装有用于连接驱动高压的驱动电极,驱动电极与KD*P晶体电连接。
KD*P晶体与所述密封光窗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光窗外设有端盖,端盖与密封光窗之间设有光窗压圈,端盖固定在所述晶体支架上,端盖上安装有用于使端盖向内压紧的顶丝。
所述KD*P晶体与晶体支架之间设有导电密封圈,所述驱动电极与导电密封圈导通。
所述KD*P晶体上设有镀金环,所述导电密封圈与镀金环导通。
所述驱动电极通过螺纹旋装固定在晶体支架上后密封。
所述晶体支架的材料为聚甲醛,端盖材料为铝材,密封光窗材质为K9玻璃,导电密封圈材料为铜镀银导电硅橡胶,加热套材料为环氧树脂玻璃层压布棒,加热丝采用四氟漆包康铜丝,密封圈材料为透明硅橡胶,所述驱动电极固定后加涂硅橡胶。
位于KD*P晶体一侧的端盖外设有向内压紧的开关压圈,开关压圈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端盖上安装有用于监控加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KD*P晶体的消光比大于等于3000:1,晶体的晶轴与通光光轴的夹角在7′以内,垂直度小于等于10′,平面度小于等于λ/5,平行度小于等于10″,均匀性小于等于λ/4,从而实现KDP调Q开关的消光比大于等于1000:1。
KD*P晶体和密封光窗的通光面上均镀制1064nm的增透膜,晶体上的增透膜的透过率T1≥98%,密封光窗的增透膜的透过率T2≥99%,从而实现KDP调Q开关的透过率大于等于9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加热丝固定在加热套上,晶体支架上安装有用于连接驱动高压的驱动电极,驱动电极与KD*P晶体电连接。通过驱动电极将调Q的驱动高压加注到KD*P晶体上,利用电光效应,能够实现激光器主动式调Q工作;KD*P晶体具有高消光比(大于1000:1)的优势,通过加热丝进行加热,防止KD*P晶体低温雾化,解决宽温(-55℃~70℃)适应性问题,提高了调Q开关的宽温适用性;同时该调Q开关兼顾小型化通用型设计,结构简单、易装调、易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KD*P晶体与两侧的密封光窗之间设有密封圈,端盖与密封光窗之间设有光窗压圈,端盖固定在晶体支架上,通过顶丝使端盖压紧密封光窗,对KD*P晶体提供一个干燥密封的腔体,以解决KD*P晶体在空气中的潮解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控KDP调Q开关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KDP调Q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2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