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自组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0277.0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7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牛凯;董超;杨晓臣;汪赢光;宋志群;倪光华;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 组网 时间 同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无线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在当前同步周期的侦听时段内,监听是否接收到来自其它节点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所述无线自组网中的任一节点在每一同步周期均依次经历等待时段、信号发送时段、不反应时段和侦听时段;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调整所述第一节点的当前相位,若调整后相位达到阈值,相位置零,提前进入下一个同步周期的等待时段,准备发送同步信号;否则,控制所述相位线性增长,当所述相位增长至阈值时,进入下一个同步周期的等待时段。本实施例能够实现无线自组网的网内高精度时间互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蜂窝网络相比,无线自组网没有中心控制器,所有节点分布式运行,不需要依靠现有固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能够迅速展开使用,所需人工干预少,网络中所有节点地位平等。各个网络节点相互协作、通过无线链路进行通信、交换信息,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共享,网络节点能够动态地、随意地、频繁地进入和离开网络,而常常不需要事先示警或通知,而且不会破坏网络中其他节点的通信。因此,具有良好的快速组网和抗摧毁性能,适合在传统移动通信网络所无法胜任的环境中工作。例如,在浩瀚无边的大海、荒芜人烟的沙漠、被地震或海啸所毁坏的城市、以及战场环境等特殊场所。
时间同步技术是无线网络重要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不仅是保证无线传感网络工程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同步精度直接影响其它中间件的性能。在分布式无线自组网络系统中,由于物理上的分散性,系统无法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提供统一的时间。而各模块都有自己的本地时钟,每个模块的本地时钟由于记时速率和运行环境的差异,即使在初始时都校准统一,但是一段时间后,所有模块的本地时钟还是会出现时钟偏移。为了让这些模块再次校准统一的时间,必须进行时间同步操作,达到整个网络所有节点的时隙对齐。
目前自组网络系统中采用的时间互同步技术主要采用萤火虫算法。但是,采用萤火虫算法的时间同步技术具有以下缺点:无线网络中,单独的脉冲信号无法被监测到,同时,现有的技术难以将信号在时间上收缩成一个无限短的脉冲;信号通过随机的无线信道进行传输,当节点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传播时延就不能被忽略,发送端发完信号,节点立即收到无法实现;接收端在收到信号后,需要时间来进行解析操作,也不可能瞬间完成相应操作。这就限制了萤火虫时间同步算法在无线自组网中的应用。
因此,如何改进传统的萤火虫算法,克服其对耦合延迟、网络拓扑和传播时延等因素很敏感的缺点,使其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无线自组网,就成了本发明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无线自组网中各节点稳定同步的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网的时间同步方法,应用于无线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同步周期的侦听时段内,监听是否接收到来自其它节点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所述无线自组网中的任一节点在每一同步周期均依次经历等待时段、向自身以外节点发送同步信号的信号发送时段、不反应时段和监听并处理自身以外节点所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侦听时段,所述第一同步信号为该其他节点在任一同步周期内的信号发送时段所发送的;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调整所述第一节点的当前相位,若调整后相位达到阈值,相位置零,提前进入下一个同步周期的等待时段,准备发送同步信号;
否则,控制所述相位线性增长,当所述相位增长至阈值时,进入下一个同步周期的等待时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同步周期的信号发送时段内,向自身以外的节点发送第二同步信号,以使得在侦听时段接收到所述第二同步信号的节点基于所述第二同步信号调整相位,并在相位调整至阈值时,进入下一个同步周期的等待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0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椅子靠背与头靠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物品掉落的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