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触控事件响应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86083.3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8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智生;易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2;G06F3/04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王增鑫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事件 响应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交互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布线区和触控区,所述布线区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靠近显示区一侧;非显示区可以作为可穿戴设备交互面板的黑边(遮挡布线的区域),黑边内设置有触控区,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触控区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操作,运行可穿戴设备装载的程序,由于黑边设置在显示区之外,因此操作时并不会遮掩屏幕造成浏览障碍,还大大降低了误触控和误操作的概率,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和用户体验。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触控事件响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触控事件响应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等。这类可穿戴设备通常具有触控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触摸屏对其进行操作。然而,由于可穿戴设备通常体积较小,导致触摸屏也较小,人们对触摸屏进行操作时常常会因为手指遮掩屏幕而无法同时浏览,甚至可能导致误操作,操作便利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操作便利性较差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交互面板,所述交互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布线区和触控区,所述布线区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靠近显示区一侧;
所述的触控区,用于接收触控事件并产生第一电信号;所述触控区包括多于一个的光学触摸器件,所述光学触摸器件受到触摸时根据光强强度产生第一感应信号,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形成所述第一电信号;所述的显示区,用于根据第二电信号显示内容;
所述的布线区,用于提供引线以传导所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确定所述第二电信号,将所述第二电信号通过所述布线区传输给所述显示区,以响应于所述触控区的触控事件而控制所述显示区的显示内容,以及用于根据当前运行的程序确定是否监听所述触控区的触控事件。
本发明中,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或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触控区设置于非显示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
本发明中,所述触控区包括形成至少一条队列的多个光学触摸器件。
本发明中,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多于一个的光学触摸器件的第一感应信号的产生顺序确定滑动事件。
本发明中,所述光学触摸器件具有各自编号并按照编号排列,第一感应信号的产生顺序为从大编号的光学触摸器件到小编号的光学触摸器件确定为第一方向滑动事件,第一感应信号的产生顺序为从小编号的光学触摸器件到大编号的光学触摸器件确定为第二方向滑动事件。
本发明中,所述光学触摸器件包括:红外光发射器、透光板和红外光接收器;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用于以与所述透光板成设定角度的方向发射红外光;
所述透光板用于部分反射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所述透光板的区域为感应区;
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透光板反射的红外光,并根据红外光的光强强度产生感应信号;
其中,当有物体接触所述感应区时,所述感应信号为第一感应信号。
本发明中,所述光学触摸器件还包括:阻隔板、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
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设置于透光板下的容腔内,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在所述容腔内对称设置,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之间设置有所述阻隔板;
所述第一遮光板设置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之上且位于透光板一侧;所述第二遮光板设置于所述红外光接收器之上且位于透光板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6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