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的改性沥青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9400.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辉;郭瑾;高志伟;陈森;王新岐;陈渊召;李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吸附 二氧化碳 改性沥青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涉及沥青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吸附二氧化 碳的改性沥青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因施工期短、无接缝、行车舒适、噪声低、养护 维修简单方便等优点,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我国道路建设的主流形式。但目前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荷载及环境因素的复杂作用,仍极易发生车辙、开裂等破 坏现象,耐久性也普遍较差,故高性能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研发依然是道路领域亟需解决的 难题。
此外,我国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面临着二氧化碳减排的巨大压力。若能利用我 国高密度、大量的道路网络将低碳减排技术应用于道路领域,实现道路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固定,则将大大降低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因此,研发一种改性沥青混凝土,在有效改善路用 性能的同时,兼具固碳减排功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的改 性沥青混凝土,解决在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的同时有效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的改性沥青混凝土,包括矿料和沥青,还包括钙铁辉石粉、 绿泥石粉、霞石粉、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和叔丁基-邻乙酰基柠檬酸酯。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具体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矿料100份,沥青4.0~9.0份,钙铁辉石 粉0.4~2.4份,绿泥石粉0.2~2.0份,霞石粉0.01~0.0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15~1.0 份,叔丁基-邻乙酰基柠檬酸酯0.04~0.2份,表面活性剂0.075~0.5份,分散剂0.01~0.06 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矿料100份,沥青5.0~8.0份,钙铁辉石 粉1.0~2.0份,绿泥石粉0.4~1.6份,霞石粉0.02~0.04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2~0.8 份,叔丁基-邻乙酰基柠檬酸酯0.08~0.18份,表面活性剂0.1~0.4份,分散剂0.02~0.05 份。
最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矿料100份,沥青6.0份,钙铁辉石粉 1.5份,绿泥石粉1.0份,霞石粉0.03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0.5份,叔丁基-邻乙酰基柠檬酸 酯0.15份,表面活性剂0.2份,分散剂0.03份。
具体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甲醚,优选的,脂肪酸聚氧乙烯甲醚 的数均分子量在10000~50000范围内。
具体的,所述的分散剂为N,N'-乙撑双硬脂酰胺。
具体的,所述钙铁辉石粉、绿泥石粉和霞石粉的粒径均小于0.075mm。
具体的,所述的沥青为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SBS改性沥青、PE改性沥青、SBR改性 沥青或纤维类改性沥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Ⅰ)本发明的改性沥青混凝土,以霞石粉、钙铁辉石粉、脂肪酸聚氧乙烯甲醚和叔 丁基-邻乙酰基柠檬酸酯复合制备的改性粉末部分替代矿粉,由于叔丁基-邻乙酰基柠檬酸 酯具有良好的耐寒和水稳定性能,霞石粉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 性。同时兼具分散性,可与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聚氧乙烯甲醚共同发挥分散活化作用,能有效 提升改性粉末与沥青的粘结程度,复合改性粉末加入沥青混凝土中有效提高了其低温抗裂 性、抗水损害和抗腐蚀性能。
(Ⅱ)本发明的改性沥青混凝土,以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绿泥石粉和N,N'-乙撑双硬 脂酰胺对沥青进行改性处理,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增塑性,绿泥石粉能在 沥青中形成插层结构,使得沥青分子、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插入绿泥石片层中,并发生物理化 学交联,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同时具有阻隔水分渗入的功能,通过改性的沥青其 高温抗变形、温度敏感性和水稳定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Ⅲ)本发明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固碳功能,添加的钙铁辉石粉是富含钙、 铁的硅酸盐矿物,绿泥石粉是富含镁、铁的硅酸盐矿物,其中含钙、镁的硅酸盐矿物与二氧 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盐,有效吸收并固定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了固碳 效果。
(Ⅳ)本发明改性沥青混凝土制备简单、施工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发泡无机纤维防火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