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汞离子的反应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9087.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光善仪;赵岗;徐曼曼;徐洪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491/107;G01N21/64;G01N2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离子 反应 罗丹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反应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汞是典型的有毒的过渡金属离子,可造成生物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伤。由于汞高的毒性而被广泛的关注,汞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如海洋和火山的喷发,生活垃圾的焚烧和采矿,特别是节能荧光灯的使用造成汞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尤其是环境中的汞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水溶性的二价汞离子,随着水流进入江河湖海中,经过水底微生物而变成甲基汞,存在于各种藻类中间,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组织里高度富集,对自然界和人类具有较大的危害。
汞原子与生物体有很强的结合性(通常含有N,S,O元素)的能力,与生物分子形成配合物,能够引起酶的巯基、蛋白质结块等,破坏生物体分子结构。同时汞也是一种不可生物降解的重金属元素,汞元素及其化合物通过皮肤呼吸及食物链沉积在肝脏、大脑和其他器官中,在人体中无法正常代谢排出,产生慢性中毒,损害肠道、肾及神经系统,引起各种疾病。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发生的“水俣病”即是典型的汞公害病。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目前环境污染检测中的重大污染源之一,因此发展可在水溶液环境中检测汞离子的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方法,对水体环境中重金属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检测汞元素主要的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溶出伏安法、双硫腙比色法、涂层压电传感器发和等离子体感应光谱法等。由于上述方法的劣势(专业性强,步骤复杂,耗时,仪器贵重),荧光化学传感器离子检测拥有众多的优点,它有望取代传统的方法,如测试速度快,设备简单,“裸眼”可视检测,价格低廉,分子结构易于修饰优化,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小分子荧光探针法检测汞离子的报道(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2015,210,519-532),但是由于重金属离子固有的荧光猝灭性质,使得发展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用于水体环境的荧光探针,不仅要保证水溶性良好,尤其应用于生物环境的荧光探针,不仅水溶性好,而且还要求在正常的生理环境条件下能够工作,有利于可见光激发而防止紫外光对细胞造成的损失。罗丹明B类荧光染料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荧光物质,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其吸收和发射都在长波处(>550nm),荧光量子产率高,摩尔消光系数大,背景干扰小等优点,因此在发展荧光探针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201410058568.9“一种检测汞离子的反应型罗丹明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以罗丹明B和水合肼为原料合成罗丹明酰胺,然后和乙醛酸反应得到水溶性良好的产物,对汞离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其它常用离子都无明显的干扰,可在pH=5-10的环境中应用于生物荧光成像和水样的检测;中国专利201310163699.9“汞离子荧光传感器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以罗丹明B和水合肼为原料反应生成罗丹明·酰胺,然后加入异氰酸酯反应合成汞离子的荧光荧光传感器;中国专利201410029789.3“一种用于检测水环境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N-[2-(N’N’-二(烷基巯乙基)氨基苯氧乙基]-N-烷基巯乙基-2-烷氧基苯胺作为离子络合体,适用于各种环境中金属离子浓度的连续检测,尤其对汞离子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对汞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在环境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汞离子的反应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上述的检测汞离子的反应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2-溴甲基吡啶氢溴酸盐和叠氮化钠溶于溶剂中,搅拌反应3-4h,萃取,洗涤,干燥,旋蒸,即得产物4-(2-炔基丙氧基)苯甲醛;
步骤2:将对羟基苯甲醛和溴丙炔以及催化剂溶于溶剂中,加热回流3-4h,冷却,萃取,干燥,旋蒸,真空干燥,即得2-叠氮甲基吡啶;
步骤3:将4-(2-炔基丙氧基)苯甲醛和2-叠氮甲基吡啶,在氮气的保护下,溶于混合溶剂中,加入催化剂,搅拌反应20-24h,萃取,干燥,旋蒸,进行柱层析,即得产物R;
步骤4:将罗丹明B溶于溶剂中,加入水合肼,加热回流1-3h,冷却到室温,旋蒸,加入盐酸,调节pH,过滤,烘干,即得罗丹明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型药物涂层支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紫外LED光源的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