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箱式挡土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6313.1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华;秦益平;刘宏;周志业;王娟;陆周琪;黄文杰;蔡丽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挡土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箱式挡土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防止土体坍塌或截断土坡延伸的构筑物,广泛用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 桥梁、房屋、矿山、码头、船坞等工程建设中,例如: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船闸、鱼道 等的边墙;水电站、泄水道、引水渠等的岸墙;河道堤防和填方渠道的防护墙;公路和铁路 工程中的涵洞侧墙、路堤护墙、路基开挖边坡护墙。
在水利枢纽总体布置中,通常将水闸、泵站和房屋框架结构呈一字型布置,尽量将房屋 框架结构避开挡土墙,避免房屋框架结构处于开挖回填土上,而对整体沉降造成的不利影响, 但城市中兴修水利中遇到较大的难题是周边建筑密集,受征地红线限制,工程施工开挖及建 筑物布置都非常局促。如何设计一种在节约用地的同时避免将房屋框架结构设置在回填土上 的挡土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做为房屋框 架结构的的空箱式挡土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箱式挡土墙,包括空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空箱 体一侧的扶壁,所述空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的箱体侧部, 所述箱体侧部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内立板、第一连接竖板、外立板和第二连接竖板;所述内 立板与所述扶壁连接;所述空箱式挡土墙的上方设置房屋框架结构,所述房屋框架结构包括 若干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空箱体内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柱相应的支撑隔板组件, 所述支撑隔板组件与所述空箱体的顶板和底板连接;所述支撑隔板组件包括若干个横向隔板 和/或若干个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内立板和所述外立板;所述纵向隔 板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竖板和所述第二连接竖板;所述空箱体的顶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梁 组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组件包括若干个横梁和/或若干个纵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 述内立板和所述外立板,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竖板和所述第二连接竖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中轴线的延长线处于相应的所述横向隔板或者所述纵向隔板的竖 直中轴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隔板组件和/或所述箱体侧部的内部穿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中轴 线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柱的中轴线共线。
优选地,所述外立板的顶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顶板的顶面的水平高度,所述内立板的 顶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顶板的顶面的水平高度,所述外立板的内侧面、所述内立板的内侧 面和所述顶板的顶面围成一处于所述空箱体上方的电缆槽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槽部中设置电缆件,且电缆槽部中填入素土。
优选地,沿着所述空箱体的箱体侧部的外侧面的周向设有挑台。
优选地,所述空箱体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内立板 和所述外立板。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外立板的内侧面的连接处设置袋装碎石。
进一步地,所述扶壁上设有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的透水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空箱式挡土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空箱体内设置了与房屋框架结构的支撑柱相应的支撑隔板组件,由于支撑柱是 房屋框架结构的主要支撑结构,支撑隔板组件能够承受支撑柱传下的竖向载荷;另外,在空 箱体的顶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梁组件,用于加固空箱体的顶部,使空箱体的顶部能够承受较大 的压力;本发明的空箱式挡土墙在能够承受自身水平土压力的同时也能够承受房屋框架结构 传下的竖向载荷,一方面使得房屋框架结构形式灵活多变,满足不同场地的功能要求;另一 方面节约用地,使空箱式挡土墙与房屋框架结构合二为一,在城市水利枢纽征地较紧张的前 提下发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实施例1的空箱式挡土墙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实施例1的空箱式挡土墙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实施例2的空箱式挡土墙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实施例3的空箱式挡土墙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实施例4的空箱式挡土墙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实施例5的空箱式挡土墙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空箱体
110顶板
120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6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防沉降阀门检查井
- 下一篇:可旋转吊轴式机械抓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