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尿的中药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9771.4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1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龙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平县兴且民族民间中草医药科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7/10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 地址: | 5561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尿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尿的中药配方,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少人上了年纪后会产生排尿不畅等原因,肾内血管渗透压比肾外周血管渗透压低时,易吸收外周血管水克,而用药物降低肾内渗透压使其吸收水克增加,使尿的排出增加而达到利尿的效果。如果长久的使用西药,会对肾脏产生不利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其他的病变,因此,需要一种温和的且药效好的中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尿的中药配方,无任何毒副作用,并且药效较好。
一种用于利尿的中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
南天竹10~15克、炒车前子8~12克、瞿麦4~10克、砂仁3~6克、龙葵5~10克、天青地白草2~4克、葛根4~12克、十大功劳木10~15克。
南天竹
【性味】根、茎:苦,寒;
果: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根、茎:清热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感冒发热,眼结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果: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
炒车前子
【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瞿麦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月经闭止。
砂仁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龙葵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发烧,牙痛,慢性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外用治痈疖疔疮,天疱疮,蛇咬伤。
天青地白草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
葛根
【性味】甘、辛,凉;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十大功劳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叶:滋阴清热;主治肺结核,感冒;根、茎:清热解毒;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畅胃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
作为优选:
南天竹10~14克、炒车前子8~10克、瞿麦4~8克、砂仁3~6克、龙葵5~8克、天青地白草2~4克、葛根4~8克、十大功劳木10~14克。
作为优选,:
南天竹10~13克、炒车前子8~10克、瞿麦4~6克、砂仁4~6克、龙葵5~6克、天青地白草2~4克、葛根4~6克、十大功劳木10~12克。
作为优选:
南天竹12克、炒车前子8克、瞿麦4克、砂仁4克、龙葵6克、天青地白草2克、葛根4克、十大功劳木12克。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消炎排泄功能,可以有效治疗尿堵塞,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并且药效较好一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有效率为78%,三个疗程有效率为8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不应视作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南天竹15克、炒车前子8克、瞿麦10克、砂仁3克、龙葵10克、天青地白草2克、葛根12克、十大功劳木10克。加水煎煮,分三次服用,每天一剂。
实施例2
南天竹10克、炒车前子12克、瞿麦4克、砂仁6克、龙葵5克、天青地白草4克、葛根4克、十大功劳木15克。加水煎煮,分三次服用,每天一剂。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平县兴且民族民间中草医药科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黄平县兴且民族民间中草医药科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9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