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气培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6672.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柳海;张杰;邓伟军;陆如林;李名生;蔡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训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气培训系统。该采气培训系统包括:用于采出和收集油气的集气单元;用于通过分离油气得到天然气和液态烃的天然气处理单元,天然气处理单元沿物料流动方向位于集气单元的下游位置处;用于将获得的天然气向外输送的外输单元,外输单元沿物料流动方向位于天然气处理单元的下游位置处,物料包括天然气和液态烃。上述采气培训系统为采气工种实际操作培训提供了专用的操作训练设备和场地,从而解决了培训过程中只能采取模拟操作和室内讲解等不完善的方式的难题。同时集气单元、天然气处理单元和外输单元采用单独设置的方式,这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从而有利于提高培训装置的实用性和培训效率,并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气培训系统。
背景技术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气一厂自2009年成立以来,员工培训场地及设备设施不完善,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提供完整的实际操作训练的岗位练兵台(场),造成员工动手操作训练机会极少。大量的实际操作培训课程只能以室内采取课件播放、模拟操作的方式进行,培训效果差,达不到提高员工动手能力的目的。根据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集《采气工》考核项目中各级别技能鉴定项目统计,鉴定题库中的198项实际操作课题,各单位目前可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的为76项,实际操作项目可培训率仅为38.4%。因此解决实际操作培训项目培训率低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气培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气采集培训设施不完善导致培训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气培训系统,包括:用于采出和收集油气的集气单元;用于通过分离油气得到天然气和液态烃的天然气处理单元,天然气处理单元沿物料流动方向位于集气单元的下游位置处;用于将获得的天然气向外输送的外输单元,外输单元沿物料流动方向位于天然气处理单元的下游位置处,物料包括天然气和液态烃。
进一步地,集气单元包括沿油气的流动方向依次相连通的采气树和计量分离器,计量分离器上设置有气相出口、液相出口和采集气入口。
进一步地,采气树和计量分离器之间的流路上还设置有加热节流设备,且在物料的流动方向上,加热节流设备依次包括加热设备和节流设备。
进一步地,加热设备为水浴炉。
进一步地,节流设备为一级高压角式节流阀和二级高压角式节流阀。
进一步地,天然气处理单元包括:生产分离器,设置有第一气液混合物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气气换热器,设置有气气换热器第一入口、气气换热器第二入口、气气换热器第一出口和气气换热器第二出口;气液分离器,设置有第二气体入口和第二气体出口,第一气液混合物入口分别与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相连通,第一气体出口与气气换热器第一入口相连通,气气换热器第一出口与外输单元相连通,气气换热器第二出口与第二气体入口相连通,第二气体出口与气气换热器第二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生产分离器还设置有第一液体出口;气液分离器还设置有第二液体出口;天然气处理单元还包括:液烃分离器,设置有第三液体入口、第三液体出口和第一天然气出口;稳定塔,设置有稳定塔液体入口、稳定塔液体出口、稳定塔气体入口和第二天然气出口;塔底重沸器,设置有塔底重沸器液体入口、塔底重沸器液体出口和塔底重沸器气体出口;第三液体入口分别与第一液体出口和第二液体出口相连通,第三液体出口与稳定塔液体入口相连通,稳定塔液体出口与塔底重沸器液体入口相连通,塔底重沸器气体出口与稳定塔气体入口相连通,第一天然气出口和第二天然气出口分别与外输单元相连通。
进一步地,天然气处理单元还包括:外输气换热器,设置有外输气换热器气体入口、外输气换热器液体入口,外输气换热器液体出口和外输气换热器气体出口,外输气换热器气体入口与气气换热器第一出口相连通,外输气换热器液体入口与塔底重沸器液体出口相连通,外输气换热器气体出口与外输单元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6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型螺纹车刀对刀教具右模
- 下一篇:一种教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