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及相关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0793.6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杰;萧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王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便携式 相关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的控制方法及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多个传感器;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具有多个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传感数据,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传感数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所述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产生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以产生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感测状态。本发明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比较可穿戴设备和电子设备的传感数据,能更准确地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用户的控制之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可穿戴设备,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传感数据来进行相应的控制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确认电子设备(如手机)是在用户的控制之下,现有技术使用一个单一的电子设备的传感器,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用户的控制之下。例如,一种基于近距离(proximity-based)或基于位置(location-based)的控制方法,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可用于判断电子设备是否远离用户。然而,距离并不总是意味着电子设备并非处于用户的控制之下;如果电子设备正离开用户(如电子设备是下降到地面),可以使用一个加速度计。例如,当用户从较高的水平面跳到较低的水平面时,电子设备可能会产生误报警。因此,如何准确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属于用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的控制方法及便携式设备。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多个传感器;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具有多个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传感数据,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传感数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所述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产生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以产生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感测状态。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从电子设备接收至少一个数据;将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所述传感数据进行比较,以产生比较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感测状态。
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多个传感器;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具有多个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传感数据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所产生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并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传感数据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所产生的所述传感数据是同步或异步的。
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传感器;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具有多个传感器的便携式设备进行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至少一个传感数据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所产生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并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传感数据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所产生的所述传感数据是同步或异步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的控制方法及便携式设备,通过比较可穿戴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和电子设备的传感数据,能更准确地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用户的控制之下。
对于已经阅读后续由各附图及内容所显示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各目的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电子设备遗忘在小汽车上时可穿戴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为当电子设备遗忘在公共汽车上时可穿戴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操作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0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