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地图制作与系统设计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06385.5 申请日: 2015-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5243957A 公开(公告)日: 2016-01-13
发明(设计)人: 闫浩文;张黎明;杜萍;刘涛;王中辉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9B29/00 分类号: G09B2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地图 制作 系统 设计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自媒体时代的地图需求,提出微地图的技术和微地图系统的产品。

背景技术

地图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载体和传递工具,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地图随着载体的变化而不断进步。最近半个多世纪,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制图工艺,完成了从手工制图到电子制图的跨越。

综括地图制作技术的发展不难发现,尽管衡量地图制作水平的指标,如载体、信息载负能力、信息传输速度、精度、成图周期、制作成本、表达方式等不断得以优化,但自古至今地图在制作上一直存在如下弊端:(1)地图制作的门槛高:首先,对地图制作人员入门门槛较高,要求地图制图员需要掌握专业的地图学知识,经过专门的地图制图训练。其此,地图制作需要依靠专业的工具(手工制图阶段)或软件平台来完成。这样的要求虽然可以产生标准化的地图,但同时导致地图制作的成本高、周期长、更新速度慢、图面表达中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地图产品缺乏个性。(2)地图上表示的信息和用户需要的信息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表现为信息量和内容上的不一致,导致对用户而言地图信息的冗余和不足共存的弊端。

到目前为止,虽然地图因载体的改进而使其应用、保存和传播等更加方便、快捷,地图应用领域被极大地拓展;但是,若深究之,地图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1)地图在制作层面上还仅是地图专家们专享的高技术技能,而没有成为平民百姓传递地学信息的日常语言;(2)地图信息的传播还基本局限于专业性组织的“广播式”发布,而极少有自然语言一样“点对点”的交流。

鉴于此,本技术剖析地图在制作和传播两方面的问题症结,并由此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地图制作和展现形式,即微地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地图传播和制作技术两方面在自媒体时代的不足之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媒体时代新的地图制作和展现形式,即微地图。

本发明技术主要包括(1)微地图产品;(2)微地图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区别,即特点;(3)微地图系统平台的设计

1、微地图产品:

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自媒体(WeMedia)时代,即公民以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的信息。自媒体的公民信息“淹没”了传统媒体信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是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微内容、交互强、传播快等,其表现形式如博客(Blog)、微博(Micro-blog)、微信(WeChat)、贴吧(PostBar)、电子公告服务BBS。由前文可知,与自媒体相比,当前作为地理空间信息载体的地图则共性强、制作门槛高、内容多、更新难、传播慢,不能满足自媒体时代大众对地理信息传播的需要。

为了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信息需求,地图在制作上应该有大众用户的实时参与,在内容上不必追求大而全,在分发和传播上需要及时、方便、快捷,在信息传播时不但具有由点到面的“广播”功能,而且要有由点到点和由面到面的“互播”功能。由是观之,自媒体时代要求地图在概念上与微博、微信等非常一致,故而可命名为“微地图”(WeMap)。微地图可以简要定义为:一种面向平民大众的“草根”地图,其精度等数学基础要求不高,制作者无需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地图用户也能够随时参与地图制作,地图可以如微信、微博一样在个人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上方便、快捷地交互传播和应用。

2、微地图的特点

提出微地图的目的是使电子时代的地图成为一种普泛化的自媒体形式,作为真正面向平民百姓的地图、大众地图,在人们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地理学第二语言的作用。微地图将以其小、快、灵的特点弥补传统地图在应用中的不足。比如,对于安装了导航地图的汽车而言,当遇到车载导航地图系统规划的前进路径前方数公里之外的道路故障不能通行时(如地震、滑坡等造成道路堵塞,或道路检修停止通行等),若可以收到道路故障处人员临时绘制的局部路段故障示意性地图(即微地图),就可以及早制定出新的行车路径,少走弯路。此种情况下,一般可能无法求助于大型地图系统,如GoogleMap、百度地图等;因为这些大型系统可能还未来得及更新地图数据库的内容。相反,内容少、制作随意的微地图则可以弥补传统地图的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6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