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沉钒废水和提钒尾渣提取金属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1754.1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彭毅;刘恢前;何文艺;申彪;刘武汉;叶露;钟国梅;陈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7/04;C25C1/10;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刘文娟;柯海军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水 提钒尾渣 提取 金属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沉钒废水和提钒尾渣提取金属锰的方法,属冶金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中,以转炉提钒钒渣为原料,采用钙化焙烧——硫酸浸出——酸性铵盐沉钒工艺生产氧化钒产品。该工艺技术解决了现有钠盐焙烧—水浸出—酸性铵盐沉钒工艺浸出尾渣及废水处理产生的固废硫酸钠较难处理的问题,具有废水处理成本低的优点。由于氧化钒生产所用的钒渣中不仅含有钒,还含有大量锰,经过除铁、焙烧、浸出等工序后,原料“钒渣”中约20~30%的锰会随着钒共同进入到溶液当中,大部分则残留在提钒尾渣而堆砌于渣场。在沉淀工序,溶液中的钒以多钒酸铵形式富集回收,而锰则存在于沉钒废水中,其浓度约为8~15g/L。
针对钙化焙烧工艺产生的沉钒废水,专利CN102838233A采用石灰乳调节酸性沉钒废水至碱性,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碱性溶液和石膏渣;向碱性溶液中加入脱钙剂进行脱钙,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上层清液和脱钙渣;用硫酸将上层清液的pH值调节至3~7后返回浸出工序进行循环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控制了返回浸出工序的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避免硫酸钙沉淀的形成,但废水中大量的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回收,矿石利用率低。
针对钠化焙烧工艺产生的沉钒废水:专利CN102051486A将沉钒废水作为含钒熟料的浸取剂,利用其所含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与镁离子形成络合沉淀物,再加入除磷剂进行深度除磷,从而制取低磷钒液,实现了沉钒废水的再利用;专利CN101812593A将酸性废水用于提钒尾渣的清洗后再进行还原、中和、蒸发浓缩,以减少废水处理工序中中和所用的碱量。
以上专利中,未对沉钒废水和提钒尾渣中的锰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回收沉钒废水和提钒尾渣中锰资源的途径,从而实现氧化钒生产过程中废弃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沉钒废水和提钒尾渣提取金属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沉钒废水与提钒尾渣混合,调节体系pH至1.5~2.5,再加热至60~80℃,搅拌反应1~3h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滤液和残渣;其中,钒废水与提钒尾渣的液固比为0.6~1.0:1;
(2)向第一滤液中加入还原剂将溶液中的五价钒还原为四价钒,调节溶液pH至6.0~6.5,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
(3)向第二滤液中加入氧化剂、通入空气,于50~60℃下反应1~2h以除去步骤2中未反应的还原剂;其中,所述氧化剂为二氧化锰、双氧水或过硫酸铵;
(4)然后调节溶液pH至6.5~7.0,加入活性炭或聚丙稀酰胺吸附溶液中的悬凝物或悬浮颗粒,然后搅拌均匀后过滤,得到第三滤液;此处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溶液中的絮状悬浮物或悬浮颗粒,该悬浮物主要为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后水解生产的沉淀,以及溶液中少量的硅酸盐胶体;此处除活性炭外,还可以添加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5)向第三滤液中添加二氧化硒或亚硫酸,进行电解,得到金属锰和电解阳极液。此处添加的二氧化硒或亚硫酸是作为电解提锰的添加剂。
所述沉钒废水和提钒尾渣为钙化焙烧或钠化焙烧生产氧化钒工艺中所得的废水和废尾渣。
优选的,所述沉钒废水和提钒尾渣为钙化焙烧提钒工艺产生的废水和废渣。
进一步,所述沉钒废水满足:Mn8-20g/L、V0.05-0.3g/L、P0-0.02g/L、Fe0.05-0.2g/L、Ca0.8-1g/L、Mg4-10g/L、NH4+8-15g/L、SO42-85-120g/L、Si0.5-1.0g/L、pH1.5-3.0。
进一步,步骤1中采用酸度调节剂调节pH值,所述酸度调节剂为硫酸与电解阳极液的混合液,其[H+]浓度为1~3mol/L,电解阳极液来源于步骤5。
进一步,步骤2中,还原剂为硫酸亚铁、亚硫酸或铁屑,还原剂与钒的摩尔比为1.0~3.5:1,还原温度为60~80℃,时间40~90min。
进一步,步骤2中,采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
进一步,步骤3中,氧化剂加入量为0~2.5g/L第二滤液(即每L第二滤液中氧化剂的加入量为0-2.5g)。
进一步,步骤4中,活性炭的加入量为0.5~2.5g/L第二滤液,聚丙稀酰胺的加入量为5~20mg/L第二滤液。
进一步,步骤4中,采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1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