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材料、及其材料的制造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96382.8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古屋昌浩;高桥广太;吉川博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91;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英艳;崔香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锂离子 | ||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准备硅类负极 活性物质的颗粒的步骤;以及,碳覆盖步骤,通过使用烃类气体的化学蒸镀,在所述所准备 的颗粒的表面上形成以碳为主体且具有导电性的碳膜;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覆盖步骤中,使用回转窑,所述回转窑内部具有用于对所述颗粒进行所述化 学蒸镀的可以旋转的筒状炉芯管,
并将该回转窑的所述炉芯管的转数R(rpm)、投入至所述炉芯管中的所述颗粒在每单位 时间内的质量W(kg/h)、所述炉芯管的内径T(m)控制在同时满足下述关系式(1)、(2)的条件 内,使所述炉芯管旋转,由此,一边将投入至所述炉芯管内部的所述颗粒混合、搅拌,一边在 所述颗粒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碳膜:
W/(376.8×R×T2)≤1.0……(1)
(T×R2/0.353)≤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炉 芯管,使用所述内径T(m)为0.1≤T≤3的炉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炉 芯管,使用外侧由金属制成且内侧由碳制成的双重结构炉芯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炉 芯管,使用外侧由金属制成且内侧由碳制成的双重结构炉芯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炉 芯管,使用炉长L(m)为1≤L≤20的炉芯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炉 芯管,使用炉长L(m)为1≤L≤20的炉芯管。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炉 芯管,使用炉长L(m)为1≤L≤20的炉芯管。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炉 芯管,使用炉长L(m)为1≤L≤20的炉芯管。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 中,将所述炉芯管的内部的温度控制在700℃以上且1300℃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中,作为所述颗粒,准备由SiOx组成的硅类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并且,0.5≤x≤1.6。
1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是由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 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其特征在于,利用X射线衍射所获得的由 Si(111)结晶面产生的衍射峰的半值幅,计算出的微晶尺寸为1nm以上且10nm以下,相对于 所述颗粒与所述碳膜的合计,在所述颗粒的表面上所形成的所述碳膜的量为1质量%以上 且30质量%以下。
12.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水电解 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粘合剂、以及导电助剂。
1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 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63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