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2655.5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8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邹毅军;王天民;吴华文;李兵松;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实时 仿真 系统 | ||
1.一种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上位机、若干个下位机、同步卫星以及若干个时钟同步地端设备;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下位机通信连接,用于创建至少两个仿真模型,并为每个下位机分配至少一个仿真模型;
所述同步卫星与各个所述时钟同步地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时钟同步地端设备与所述下位机的时钟板卡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时钟同步地端设备用于在与所述同步卫星的系统时钟同步后,向各个所述下位机的时钟板卡输出时钟信号,作为各个下位机的时钟板卡的时钟源;
所述下位机,用于根据所述时钟源以及接收的仿真模型进行同步实时仿真,并将仿真数据实时发送至所述上位机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同步地端设备包含同步模块与分频处理模块;
所述同步模块用于在与所述同步卫星的系统时钟同步后输出第一脉冲信号至所述分频处理模块;所述第一脉冲信号为秒脉冲信号;
所述分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脉冲信号按照预设参数处理成预设频率的第二脉冲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时钟板卡;
所述时钟板卡,还用于通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脉冲信号时输出通知信息来控制所述下位机的仿真时间;其中,所述通知信息包含所述时钟板卡接收到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时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109赫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配置的操作系统与接收的仿真模型对应的仿真原型运行的操作系统相同或者所述下位机之间配置的操作系统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上配置有软件开发平台、插件形式的集成开发环境IDE;
所述IDE嵌入在所述软件开发平台中;
所述IDE用于编辑、配置、编译所述仿真模型,并将编译后的仿真模型分配至对应的下位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DE包含创建模块、编辑模块、配置模块、编译模块与分配模块;
所述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工程模块;
所述编辑模块,用于在所述工程模块中编辑功能代码来获取预设功能的仿真模型;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输入所述仿真模型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携带与所述仿真模型对应的下位机的操作系统信息;
所述编译模块,用于将携带配置信息的各仿真模型分别编译为可执行文件;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将各可执行文件分配至对应的下位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模块中包含模板文件;
所述编辑模块,还用于调用所述模板文件并通过所述工程模块中的模型接口向调用的模板文件中添加特定的功能代码来获取对应功能的仿真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DE还用于配置所述下位机的仿真步长、数据流向以及交互参数;
各所述下位机根据所述仿真步长进行仿真,并根据所述数据流向、所述交互参数进行数据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开发平台为Visual Studio或者嵌入C/C++Development Toolkit的Eclipse。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型实时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机之间交互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数据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梁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26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