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组织的腐蚀剂及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1131.6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军;汤伟;曾凡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剂 枝晶组织 腐蚀 高碳钢连铸 方坯 蒸馏水 质量百分比 工艺步骤 化学组成 氯化亚铜 样品制备 枝晶腐蚀 抛光 苦味酸 制备 铸坯 加热 保温 配方 | ||
一种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组织的腐蚀剂及腐蚀方法,腐蚀剂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苦味酸2%~5%,氯化亚铜0.5%~1%,其余为蒸馏水。三者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70~90℃保温。腐蚀显示方法的工艺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腐蚀剂制备、枝晶腐蚀、抛光。腐蚀剂配方简单,腐蚀方法和显示方法稳定可靠,可实现对铸坯枝晶组织特征进行腐蚀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冶炼控制技术,是一种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组织的腐蚀剂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冶炼可,现有枝晶腐蚀剂和显示技术其溶液配方复杂,腐蚀效果不稳定,或通过金相显微镜很难获得理想的金相照片,对后续枝晶组织的研究不利。为了对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组织进行较系统研究,需要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稳定可靠的腐蚀剂和显示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组织的腐蚀剂及显示方法,该腐蚀剂稳定可靠,显示方法简单有效。
发明的技术方案:
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组织的腐蚀剂,其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苦味酸2%~5%,氯化亚铜0.5%~1%,其余为蒸馏水。三者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70~90℃保温。
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组织的腐蚀显示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
(1)样品制备:将连铸坯加工成(30~80)mm(15~20)mm(10~15)mm大小,对试样进行磨削、抛光处理,其表面粗糙度要求同金相试样一致,抛光剂颗粒选择为2.5μm。
(2)腐蚀剂制备:按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苦味酸2%~5%,氯化亚铜0.5%~1%,其余为蒸馏水。三者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70~90℃制成腐蚀剂。
(3)枝晶腐蚀: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到制备好的腐蚀剂中,待腐蚀面朝上,腐蚀时间15~20min;腐蚀完后将样品取出,冲洗干净,吹干。
(4)抛光:将腐蚀好的样品表面进行轻微抛光处理,再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获得的枝晶组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腐蚀剂配方简单,腐蚀方法和显示方法稳定可靠,可实现对铸坯枝晶组织特征进行腐蚀和显示。
附图说明
图1 为腐蚀后未经抛光的枝晶组织图。
图2为腐蚀后经抛光的枝晶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所选实施例中同时涉及腐蚀剂及其显示方法。
实施例1:150×150mm 82B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的腐蚀剂及显示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样品制备:在连铸坯上取样,试样大小为40mm×15mm×10mm,腐蚀面大小为40mm×15mm,将试样磨平,抛光;
(2)腐蚀剂制备:取500ml烧杯一个,加入100ml水,再依次加入苦味酸2g,氯化亚铜0.5g,将溶液搅拌均匀,放置在保温炉上进行加热,温度设置为70~80℃;
(3)枝晶腐蚀:待腐蚀液温度达到70℃以上时,将试样腐蚀面朝上放入腐蚀液中,每隔5min将烧杯轻微晃动以避免表面腐蚀产物的聚集。腐蚀20min后,将试样取出,冲洗干净,吹干;
(4)抛光:将腐蚀后的试样进行轻抛光,然后利用金相显微镜对组织进行观察。
实施例2 :120×120mm LX82A高碳钢连铸方坯枝晶的腐蚀剂及显示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样品制备:在连铸坯上取样,试样大小为40mm×15mm×10mm,腐蚀面大小为40mm×15mm,将试样磨平,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1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