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1103.8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视 书包 平衡 监测 报警 系统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目视觉、目标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 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书包内书本越来越多,书包也越来越重,但 大多数儿童和家长并没有注意到书包是否两肩平行,经常看到书包一边高一边 低,这样儿童肩膀也随着长成一边高一边低,长此以往,不止有损外观,也有 损脊椎发育,现有书包仅通过限制背带长短等方法初略的调节书包平衡,没有 实时的监测反馈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及使用 方法,以解决现有书包没有实时的监测反馈系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 系统使用方法,包括:
设置单目摄像头于所述书包外部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是贴于背部的面的 相对面;
在所述书包外部的第一面上标记一垂直线;
安装嵌入式系统于所述书包内部;
所述单目摄像头摄录路面信息;
所述嵌入式系统根据所述垂直线获得基于路面的水平线;根据所述垂直线 和水平线获得水平线夹角;
设定一预设累加时长,累加获得的水平线夹角生成水平线夹角累加值,若 所述水平线夹角累加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使用方法中, 所述单目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使用方法中, 所述预设累加时长为10分钟。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使用方法中, 所述第一阈值为5°。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使用方法中, 还包括步骤:发出报警后,通过人机接口给出调整角度。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用于 监测书包是否平行,包括:
单目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书包外部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是贴于背部的面 的相对面;用于摄录路面信息;
垂直线,标记在所述书包外部的第一面上;
嵌入式系统,安装于书包内部;用于根据所述垂直线获得基于路面的水平 线;根据所述垂直线和水平线获得水平线夹角;设定一预设累加时长,累加获 得的水平线夹角生成水平线夹角累加值,若所述水平线夹角累加值大于第一阈 值则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中,所述单目 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中,所述预设 累加时长为10分钟。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中,所述第一 阈值为5°。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中,所述嵌入 式系统还用于发出报警后,通过人机接口给出调整角度。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及使用方法,具有以 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单目摄像头摄录路面信息并根据垂直线获得的水平线, 由垂直线和水平线获得水平线夹角并累加从而获得水平线夹角累加值,当水平 线夹角累加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发出警报,解决了书包不平衡导致的脊椎发育、 肩部不平衡的问题,为儿童(成人)健康生长提供可靠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使用方法流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 报警系统及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 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 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其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警系统使 用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书包平衡监测报 警系统使用方法,用于监测书包是否平行,具体包括以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1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