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装机瓶子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8538.7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罗邦毅;章子泉;汪雷春;周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新型 瓶子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装型瓶子输送装置,包括多对夹瓶部件、链条循环输送机构,成对的夹瓶部件通过开合模块机构安装到链条循环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条上,所述开合模块机构中设置有能V形打开的转动支架、规范V形打开的同步机构、提供夹瓶部件夹瓶夹紧力和V形打开后自动回复力的弹性机构以及外力导入机构,在瓶子输送装置的瓶子进入位置和瓶子输出位置分别设置打开所述夹瓶部件的机构,打开所述夹瓶部件的机构与所述外力导入机构相配合,提供所述外力。本发明所提供的直线式瓶子输送装置,能够在链条循环输送机构上就地快速开合夹瓶部件,提高输送效率和速度,且能减轻电机的负荷、简化灌装机的机械手结构及打开和关闭夹瓶部件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灌装机的瓶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灌装机的灌装、封盖等灌装生产流程的瓶子直线式输送装置,采用在链条循环输送装置上放置夹瓶板,瓶子由夹瓶板夹着被悬空着向前输送。这种输送装置,夹瓶板在输送装置的两端换向比较困难,而且,链条循环输送装置上满载夹瓶板,负荷很重,对电机的功率要求很高,并且其取瓶放瓶需要配置比较复杂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装机瓶子输送装置,能够提高输送效率、减轻电机的负荷、简化灌装机结构。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灌装机瓶子输送装置,包括多对夹瓶部件,每对夹瓶部件可开合并具有多个可开合的夹瓶口,所述瓶子输送装置还包括链条循环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夹瓶部件通过开合模块机构安装到链条循环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条上,并在所述链条循环输送机构上进行开合动作;
所述开合模块机构中设置有能V形打开的转动支架、规范转动支架V形打开的同步机构、提供夹瓶部件夹瓶夹紧力和转动支架V形打开后自动回复力的弹性机构以及外力导入机构;
在所述瓶子输送装置的瓶子进入位置和瓶子输出位置分别设置打开所述夹瓶部件的机构,打开所述夹瓶部件的机构与所述外力导入机构相配合,提供外力,所述外力为使转动支架V形打开的驱动力。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打开所述夹瓶部件的机构包括可升降的控制部件,通过所述可升降的控制部件与所述外力导入机构中的滚动部件相配合,采用切入的方式V形打开所述转动支架。
所述转动支架包括V形配置的前摆臂和后摆臂,它们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再连接到所述输送链条上;所述同步机构包括相啮合的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分别处在前摆臂和后摆臂的下端上,所述弹性机构连接在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外力导入机构采用一对滚动部件,所述一对滚动部件分别安装在V形配置的前摆臂和后摆臂上。
成对的夹瓶部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开合模块机构安装到输送链条上,在所述链条循环输送机构上进行开合动作;与左右两端的开合模块机构配合的左右两端的打开所述夹瓶部件的机构通过传动轴联接而在一个动力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打开所述夹瓶部件的机构包括升降导向机构以及升降机构,通过动力驱动摆杆转动再带动升降机构升降,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导杆以及处在升降机构上的导向轮;所述控制部件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
所述转动支架包括V形配置的前摆臂和后摆臂,成对的夹瓶部件端部分别连接在前摆臂和后摆臂上,并因夹瓶部件的宽度而使成对的夹瓶部件闭合相碰时,使前摆臂和后摆臂呈V形配置。
所述夹瓶部件的夹瓶口的左右两侧具有延伸的让位口。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直线式瓶子输送装置,能够在链条循环输送机构上就地快速开合夹瓶部件,与以往的直线式瓶子输送装置相比,在适度降低夹瓶部件的排列密度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提高输送效率和速度,且能减轻电机的负荷、简化灌装机的机械手结构及打开和关闭夹瓶部件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