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2418.6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邝清林;张军华;蔡世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34 | 分类号: | C04B28/34;C04B18/26;C04B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9 | 代理人: | 宋巧丽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磷酸 镁楼承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镁楼承板包括:面层和中料层,所述面层包括:上面层、下面层;所述中料层设置在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之间;
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盐30-90份、水30-100份、木屑6-20份、聚丙烯纤维0.1-0.8份、掺合料0-30份、复合缓凝剂1-10份;
所述的中料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盐20-100份、水20-80份、木屑5-50份、掺合料0-30份、复合缓凝剂1-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掺合料为矿粉、硅灰和粉煤灰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缓凝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蔗糖0-0.5份、硼砂或柠檬酸0-10份、三乙醇胺或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1-4份、水8-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二氢铵60份、水80份、木屑15份、聚丙烯纤维0.5份、矿粉20份、复合缓凝剂10份;
所述的中料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二氢铵80份、水50份、木屑45份、粉煤灰20份、复合缓凝剂6份;
其中,复合缓凝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蔗糖0.5份、硼砂8份、三乙醇胺2份、水10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二氢钾80份、水65份、木屑10份、聚丙烯纤维0.8份、粉煤灰30份、复合缓凝剂6份;
所述的中料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二氢钾50份、水40份、木屑35份、硅灰10份、复合缓凝剂5份;
其中,复合缓凝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硼砂10份、十二水和磷酸氢二钠1份、水15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二氢钠75份、水90份、木屑20份、聚丙烯纤维0.3份、硅灰10份、复合缓凝剂4份;
所述的中料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重烧MgO100份、磷酸二氢钠80份、水70份、木屑50份、矿粉20份、复合缓凝剂4份;
其中,复合缓凝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蔗糖0.3份、柠檬酸5份、十二水和磷酸氢二钠3份、水8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中铺设有1-10张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为耐碱、中碱、无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或中料层中铺设有1-5张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为网丝直径0.5mm-2mm,网格尺寸5-25mm的冷拔低碳钢丝网,抗拉强度大于等于450MPa。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磷酸镁楼承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将面层物料和中料层物料按照溶液、粉体和木屑的顺序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搅拌5-10分钟;
将面层材料铺装在两张模板上,并在面层材料上面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钢丝网;
在其中一张模板的上面铺设中料,并在中料上面铺设钢丝网;
将另外一张模板翻转覆盖在中料层上,形成楼承板胚料;
将楼承板胚料送入热压机热压,其中,热压温度为60-150℃,热压压力为8-30MPa,热压时间为10-25min;
卸压后拆模,将楼承板毛胚放入温度20-50℃、相对湿度20-50%环境中养护1-3天;
将楼承板毛胚切割成规格尺寸,成为楼承板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24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栀子苷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启动子BgIosP520、其制备方法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