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灰渣再利用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2362.4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鸣;王勤辉;方梦祥;蔡毅;余春江;施正伦;肖刚;王涛;郑成航;周劲松;王树荣;高翔;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96;C01F11/08;C01B17/69;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晓普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灰渣 循环流化床燃烧 气固分离器 回料器 再利用 循环流化床 燃烧室 流化床燃烧脱硫 固体燃料燃烧 整体经济效益 气体燃烧室 脱硫产物 脱硫过程 还原室 可循环 再生室 可用 煅烧 硫酸 还原 再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灰渣再利用方法及其系统,涉及循环流化床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脱硫灰渣再利用,所述系统包括燃烧室、还原室、再生室、第一气固分离器、第二气固分离器、第三气固分离器、第一回料器、第二回料器、第三回料器和气体燃烧室,所述方法将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过程中脱硫灰渣通过还原生成CaO、CaS和SO2,再将CaS氧化煅烧得到CaO和SO2。再生的CaO可循环用于流化床燃烧脱硫,分离的SO2气氛可用于硫酸加工工艺。本发明系统和方法有利于脱硫产物的处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有利于循环流化床的大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灰渣再利用方法及系统,特别是关于处理循环流化床脱硫灰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作为一种洁净煤燃烧利用方式,可以采取燃烧过程中脱硫方法。燃烧过程中脱硫依靠添加适当粒径范围的钙基脱硫剂颗粒,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以CaSO4的形式将SO2固定在固相中。由于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产生大量含CaSO4的灰渣,该类灰渣难以用常规的方式处理,大部分采用堆放、填埋等方法处理。占有了大量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发展和提出处理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灰渣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专利公开号为CN101913790B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处理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灰渣的方法,将固硫灰渣作为混凝土的膨胀剂,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64374.7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将流化床燃煤固硫灰渣作为红粘土路基的方法,有效利用脱硫废弃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不同于传统将循环流化床脱硫灰渣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处理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脱硫灰渣再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将再生的CaO用于流化床燃烧脱硫,分离的SO2气氛用于硫酸加工工艺,有利于脱硫灰渣的处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可在燃烧室、还原室、再生室、气体燃烧室内布置受热面,有利于循环流化床的大型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灰渣再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燃烧室、还原室、再生室、第一气固分离器、第二气固分离器、第三气固分离器、第一回料器、第二回料器、第三回料器和气体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稀相区出口连接第一气固分离器的上端入口,第一气固分离器的下端固体出口连接第一回料器的入口,第一回料器的出口连接燃烧室的密相区第一入口,第一气固分离器的上端气体出口连接烟气出口管道;
所述燃烧室的密相区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连接还原室的密相区入口,还原室的稀相区出口连接第二气固分离器的上端入口,第二气固分离器的下端固体出口连接第二回料器的入口,第二回料器的出口连接再生室的密相区入口;第二气固分离器的上端气体出口连接气体燃烧室的入口;
所述再生室的稀相区出口连接第三气固分离器的上端入口,第三气固分离器的下端固体出口连接第三回料器的入口,第三回料器的出口连接燃烧室的密相区第二入口;第三气固分离器的上端气体出口连接气体燃烧室的入口;
气体燃烧室的出口连接SO2气体管道;
所述燃烧室、还原室、再生室、气体燃烧室中均布置有受热面。
所述燃烧室、还原室、再生室均为流化床反应器形式。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灰渣再利用系统进行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灰渣再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2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