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6101.3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7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薛翠玲;王善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翠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 | 分类号: | A61K36/906;A61P9/1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下肢 静脉曲张 溃疡 中药 外敷 护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中药外敷剂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俗称臁疮腿,属中医学臁疮范畴。本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缠绵难愈,患者十分痛苦。目前在治疗上采用局部清创、外敷庆大霉素湿纱布或凡士林纱布等,对轻症病人尚有治愈的可能,但对多数较重的顽固性溃疡治疗后,创面不易干燥,腐败坏死组织不易液化,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创面表皮修复迟缓,愈合过程长,修复后复发率较高。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之邪为本病的主要原因,主要病机为血瘀。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之邪侵入经脉气血,以致经脉气血凝聚而致。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中药外敷法,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血瘀,而又能达到去腐生肌,消肿止痒止痛的目的,特别是对久治不愈的溃疡采用本法疗效显著,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方法简单,病人容易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中药外敷剂。下肢静脉曲张继发小腿慢性溃疡,即祖国医学所称的“镰疮”,其特点是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癖斑、粗糙表现,溃疡发生后创面经久不能愈合或溃疡愈合后易损伤而复发。病因病机多在下肢静脉曲张基础上,湿盛于下,又皮肤损伤复感毒邪,毒邪化热,湿热蕴结于下而成;中医治疗宜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癖、解毒祛腐、抗炎解热、解痉止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鸡眼草8-12份、芥子8-12份、艾纳香8-12份、地椒8-12份、阴香皮9-13份、矮脚苦蒿9-13份、雀翘9-13份、粗叶耳草9-13份、春不见9-13份、虾须草9-13份、假茼蒿9-13份、银不换10-14份、野葡萄藤10-14份、假蒟叶10-14份、姜叶三七10-14份。
优选的:鸡眼草10份、芥子10份、艾纳香10份、地椒10份、阴香皮11份、矮脚苦蒿11份、雀翘11份、粗叶耳草11份、春不见11份、虾须草11份、假茼蒿11份、银不换12份、野葡萄藤12份、假蒟叶12份、姜叶三七12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和匀,香油调备外敷。
方中:鸡眼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芥子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艾纳香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地椒温中散寒、驱风止痛;阴香皮温中散寒、祛风湿;矮脚苦蒿消炎清热、解毒;雀翘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粗叶耳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春不见清热解毒、平肝散结;虾须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假茼蒿行气解毒、健脾消肿;银不换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散瘀止痛;野葡萄藤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假蒟叶温中行气、消肿祛风;姜叶三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40~70岁,平均5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达7年。发病原因: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者40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者10例,血管转流术及股二头肌肌袢代瓣术后并发溃疡者5例。溃疡发生于右下肢者30例,左下肢者40例。
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外敷剂治疗,称取鸡眼草10克、芥子10克、艾纳香10克、地椒10克、阴香皮11克、矮脚苦蒿11克、雀翘11克、粗叶耳草11克、春不见11克、虾须草11克、假茼蒿11克、银不换12克、野葡萄藤12克、假蒟叶12克、姜叶三七12克,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和匀,香油调备外敷。熨洗过程中用纱布将创面脓性分泌物、脓苔及坏死组织逐步清洗干净,直至创面新鲜有少量渗血,暴露凉干后,用棉棒或压舌板将中药外敷剂均匀涂于溃疡面上,厚约1~2mm,用纱布包扎,每日1剂,20d为一疗程。
3、疗效标准治愈:溃疡面愈合,创面平复无渗液,创面周围肿胀消失,血循环改善,皮色转淡,浅表硬结软化或消失。好转:溃疡面愈合80%以上,周围肿胀消失,边缘变软变红,肉芽鲜活。无效:创口凹陷,溃疡面及体征无变化。
4、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其中治愈56例,占80%;好转12例,占17.14%;无效2例,占2.86%,总有效率为97.14%,治疗效果显著,随访34例,均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称取鸡眼草8克、芥子8克、艾纳香8克、地椒8克、阴香皮9克、矮脚苦蒿9克、雀翘9克、粗叶耳草9克、春不见9克、虾须草9克、假茼蒿9克、银不换10克、野葡萄藤10克、假蒟叶10克、姜叶三七10克,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和匀,香油调备外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翠玲,未经薛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6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