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5272.4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之林;王爱华;李英;许红娟;杨澜;张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皮 石斛 组培袋苗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袋苗成苗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生长健壮的铁皮石斛母株进行异株人工授粉,授粉后110~130天果实基本成熟后采收未开裂的果实,对果实进行表面灭菌后取出种子接种到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培养50天左右,转接到育苗培养基上进行分瓶疏苗,培养50~60天后形成带根小苗,将小苗转移到薄膜袋中,倒入液体壮苗培养基后封袋培养60~90天形成健壮植株,袋苗在自然光照下炼苗7~14天后栽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1)材料:开花时选取生长健壮的铁皮石斛母株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果实110~130天时基本成熟而未开裂时做为外植体用于播种;
(2)无菌播种:采用室外栽培植株获得的铁皮石斛种子进行播种时,先将果实用体积分数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60秒后置于质量分数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10~20分钟,无菌水漂洗4~5次后切开果实,用镊子将粉末状种子撒播到种子萌发培养基上,10~12天左右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
(3)小苗培养:将播种50天左右的原球茎转接到育苗培养基上,进行转瓶疏苗,培养50~60天形成1~2cm左右的带根小苗;
(4)壮苗培养:将无菌播种和继代增获得的1~2cm带根小苗接种到薄膜袋中,倒入液体壮苗培养基,封袋后培养60~90天形成健壮的植株;
(5)试管苗移栽:当植株约3~5厘米高时,将薄膜袋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4天,然后将薄膜袋剪开,将小苗取出,经清水漂洗后,用规格0.3~0.5cm的松树皮种植于1.5寸白色育苗杯中,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移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5%以上,驯化培养3个月的小苗可以转入苗床或2.5寸白色育苗杯中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成分如下:花宝1号1~1.5g.L-1、蛋白胨0.5~2g.L-1、椰子汁50~100ml.L-1、蔗糖15~30g.L-1、琼脂6.5g.L-1、MS培养基的维生素和肌醇成分,活性炭0.5~1g.L-1;pH5.4-5.6。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培养基成分如下:花宝1号1~1.5g.L-1、蛋白胨0.5~2g.L-1、蔗糖15~30g.L-1、琼脂6.5g.L-1、MS培养基的维生素和肌醇成分、萘乙酸0.1~0.5mg.L-1、活性炭0.5~1g.L-1;pH5.4-5.6。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壮苗培养基成分如下:花宝1号3g.L-1、蛋白胨0.5~3g.L-1、NH4HCO30.01~0.1g.L-1、萘乙酸0.5~3mg.L-1、PP3330.1~0.2mg.L-1、蔗糖15~30g.L-1、其余为MS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和肌醇成分;pH5.4-5.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皮石斛组培袋苗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中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4~28℃,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12小时/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园艺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52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