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人员驾驶适应性测试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3078.2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叶龙;郭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52 | 分类号: | G09B9/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列车 驾驶 人员 适应性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进行驾驶适应性测试的装置及相应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地越来越大。通常,轨道交通列车包括铁路机车、动车组、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或磁悬浮列车等。但是,与对普通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进行测试不同的是,出于场地、设备、时间、安全性及成本、费用等方面的考虑,不可能让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直接驾驶真正的轨道交通列车进行实地的驾驶适应性测试。因此,设计专门针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的测试装置和方法尤为重要。
实践表明,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应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准确感知目标物与所驾驶列车之间的距离,即对偏离距离感觉也就是对深度知觉的能力。例如,在列车进站或靠站停车时就需要驾驶人员通过自身对深度的知觉或感觉来使列车停靠在指定位置或区域,实际运营中几乎所有的列车都被要求在停车时车头最前端要与站台上设立的指示牌或指示线保持对齐或误差极小地停入指定区域,以便于乘客上下车或货物装卸。对于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而言,驾驶列车这种比汽车等普通机动车体量大很多的交通工具而能够实现精准驻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即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需要具有很高的对深度感知或感应的能力。
而现有技术中需要但目前还没有能够对驾驶人员所需的上述能力进行测试的装置和方法,即对驾驶适应性所需要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质中的深度知觉进行测试的装置和方法。而且该装置还应当操作简便又能逼真、客观、准确、有效地反应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的实际能力或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人员驾驶适应性测试的装置,包括:轨道模型,所述轨道模型沿深度方向延伸;在所述轨道模型的相同深度处、分别位于所述轨道模型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基准模型;运动模型,所述运动模型位于所述两个基准模型之间且沿着所述深度方向运动;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响应所述驾驶人员的操作而记录所述运动模型的瞬时位置Px,其中x=1,2,…n;以及测量构件,所述测量构件测量所述瞬时位置Px与所述两个基准模型之间的连线的垂直距离dx,其中x=1,2,…n。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对轨道交通列车驾驶人员驾驶适应性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模型沿轨道模型的深度方向前后移动;操作构件响应所述驾驶人员的操作而产生输入信号Ix,其中x=1,2,…n;以及测量构件测量产生所述输入信号时所述运动模型与两个基准模型之间的连线的垂直距离dx,其中,x=1,2,…n。
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测试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的深度知觉能力,即在驾驶列车的过程中对运行列车与出现的目标信号或所要达到的目标位置之间距离的感觉、判断的能力。另外,本新型的测试装置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不需占用大量空间,能够一次完成对多名驾驶人员的测试。
附图说明
附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进行驾驶适应性测试的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附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进行驾驶适应性测试的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附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进行驾驶适应性测试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参考附图1和2示出了本发明的对轨道交通列车的驾驶人员进行驾驶适应性测试的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包括:轨道模型101,两个基准模型102a、102b,运动模型103、操作构件104和测量构件105。
轨道模型101包括两根以间隔开的方式相互平行布置的铁轨101a和101b。从驾驶人员的角度来看,轨道模型101(即铁轨101a和101b)沿深度方向z延伸以更加真实地模拟驾驶状态。两个基准模型102a和102b位于所述轨道模型的相同深度处、且分别位于所述轨道模型101的左侧和右侧。在优选情况下,两个基准模型102a和102b相对于轨道模型101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轨道模型101的左侧和右侧。更优选地,基准模型102a和102b被构造为杆状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3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指示灯和刻度尺的教鞭
- 下一篇:一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