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5965.5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5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季得运;周霆;罗明华;辛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00 | 分类号: | C08K5/00;C08L25/12;C08L55/02;C08L51/00;C08L83/04;C08K5/09;C08K5/103;C08K5/20;C08J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低光泽 制备 经双螺杆挤出机 物理机械性能 高速混合机 充分混合 挤出造粒 交联助剂 接枝改性 汽车内饰 哑光效果 超低的 引发剂 树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ABS树脂30‑50重量份,AS树脂25‑50重量份,AS接枝改性树脂20‑30重量份,交联助剂0.1‑0.5重量份,引发剂0.1‑1.0重量份,其他助剂0.5‑1.5重量份。将上述原材料在高速混合机内搅拌充分混合后,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超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法制备的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不仅具有超低的哑光效果,而且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该超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特别适合应用于汽车内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BS树脂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耐热、表面光亮等优势,已经在电子电气、汽车等工业领域应用的十分广泛。一般热塑性树脂加工成的制品要求具有高光泽的外观,然而一些电子电器及汽车内饰部件却更希望得到消光的表面,如电脑外壳、键盘、鼠标,汽车内饰中的仪表板、遮阳板、导航仪框等。尤其是在汽车内饰领域,为避免阳光照射反射对驾驶员产生视觉干扰以及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从而达到安全舒适的驾驶目的,一般都进行消光或哑光处理,尽可能地降低内饰件的表面光泽。通常,降低内饰件表面光泽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面皮纹化处理。即通过模具的表面处理,使注塑制件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纹理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光泽。但后续应用过程中,由于磨损易使制件表面的纹理结构丢失从而导致光泽回升。
2,添加不相容的聚合物或填料。如在ABS体系中添加SBS、凝胶化的SAN、超高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类树脂等不相容的聚合物均会降低ABS的光泽。添加硅酸盐、铝酸盐、二氧化硅等无机填料也会降低树脂表面光泽。但是添加这些物质会导致最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恶化,不能满足力学性能要求高的场合。
3,添加反应性树脂。如添加PS-g-GMA、SAN-g-GMA等具有反应活性的树脂,通过其中的环氧基团与体系中的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发生交联反应从而达到消光的目的。但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其只能在有能与环氧官能团发生反应的基团存在的体系中实现如PC/ABS、PC/ASA、PET/ABS、PBT/ABS等合金体系。而在ABS这种没有能与环氧基团发生反应的官能团体系中难以实现哑光效果。
如:专利CN 1128776A提出在PC/ABS合金内添加丁腈橡胶来降低合金的光泽度。
专利US6395828公开了一种通过环氧官能团和胺基官能团反应交联而降低ASA树脂光泽度的方法。
专利US 5580924和US 097341均公开了凝胶化的SAN树脂可以显著地降低基体树脂的表面光泽度。
然而,上述这些技术方案往往存在如物理机械性能波动较大、制品光泽度不均匀以及成本较高等不足,这些缺陷大大的限制了材料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低光泽ABS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所述的ABS树脂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500,000g/mol,丁二烯橡胶含量为12%-60%,橡胶的数均粒径为0.2-1.3um。
所述的AS树脂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400,000g/mol,熔体流动速率为5-20g/10min。
所述的AS接枝改性树脂为AS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树脂或AS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树脂。该类AS接枝改性树脂中的酸酐或环氧基团可与异氰酸酯引发剂发生反应,得到降低体系光泽效果的交联AS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5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孢菇发酵料送料机
- 下一篇:一种测定抗RA33抗体IgG的方法及试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