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诊断设备准直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96016.5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文;李晋;袁铮;刘慎业;陈韬;黎宇坤;王鹏;陈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5D3/10 | 分类号: | G05D3/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设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诊断设备准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直装置包括成像元件(2)、成像节(3)、波纹管(4)、内筒(15)、外筒(6)、关节轴承(5)、指向调节器(16)、盲板(12)、准直孔(9)和激光器(10);其中,所述的盲板(12)上设置有准直孔(9),成像节(3)设置有排气孔;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内筒(15)的外围依次设置有波纹管(4)、外筒(6),所述的内筒(15)通过关节轴承(5)套在外筒(6)内;内筒(15)的一端与成像节(3)的大端固定连接,内筒(15)的另一端通过内筒法兰(13)与盲板(12)的一面连接;成像节(3)的小端连接有成像元件(2);激光器(10)通过固定支架(11)固定在盲板(12)的另一面上;所述的波纹管(4)的一端与外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成像节(3)的大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6)的另一端通过外筒法兰(8)与指向调节器(16)的一端连接;指向调节器(16)的另一端与内筒(15)接触连接,用于驱动内筒(15)以关节轴承(5)为支点转动;所述的成像元件(2)的中心、成像节(3)的中轴线、内筒(15)的中轴线、准直孔(9)为同轴心设置;所述的指向调节器(16)用于驱动内筒(15)沿两正交方向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设备准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10)为输出可见光波段的点状激光器。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设备准直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外筒法兰(8)安装到靶室上,目标物体(1)置于靶室内;将激光器(10)、固定支架(11)安装在盲板(12)上,盲板(12)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内筒法兰(13)上;调节激光器(10)的姿态,使激光器(10)发射出的准直激光(17)依次穿过准直孔(9)、成像元件(2)中心;调节指向调节器(16),驱动准直激光(17)随着内筒(15)沿两正交方向摆动,使激光器(10)发射出的准直激光(17)最终辐照到目标物体(1)上;
b.将盲板(12)拆除,将诊断设备(18)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内筒法兰(13)上,利用定位销实现诊断设备(18)的中心与盲板(12)的中心重合,从而快速完成诊断设备(18)的准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诊断设备准直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节(3)的长度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L1为成像节(3)的长度,M为成像放大倍数,L为诊断设备(18)灵敏面与目标物体(1)之间的距离,L2为诊断设备(18)灵敏面与成像节(3)的大端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60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通信网络系统
- 下一篇:传热系统,流体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