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83199.7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8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杜彪;丁里;叶智;李晓玲;周小玉;程芳;李强;苗林;潘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压裂用 降阻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井、低渗透压裂用化学药剂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层改造中,为达到提高扩大通道、渗流面积的作用,普遍采取压裂改造,随着油田的开采,深井、低渗透井的改造越来越多,由于埋藏深,地层致密,在压裂改造中,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较大,导致压力过高,降低了施工效率,影响了正常的施工,为了降低压裂液在管柱中的摩阻,从而达到有效压裂的目的,在压裂中加入降阻剂;现有技术一般利用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增稠作用以达到降阻的作用综上所述,目前的降阻剂均存在以下缺点:降阻剂高分子分解后,界面张力高,不利于返排,为提高破胶液的返排效率,往往需要加入助排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好,摩阻低,破胶后界面张力低的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且该降阻剂使用时,不需要添加助排剂,即可达到快速返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组份A和组份B,按质量比计,组份A:组份B=20:80,所述组份A包括如下各组分:25~37.5份丙烯酰胺、5~50份亲水单体、2.5~10份氢氧化钠、1.25份过硫酸盐、1份亚硫酸氢钠、150.25~215.25份水,所述组份B包括如下各组分:450~880份疏水单体、100~400份司盘、10~10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50份醇胺盐型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上述亲水单体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且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
上述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型号为AMPS,所述丙烯酸型号为AA。
上述疏水单体为正己烷。
上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铵。
上述司盘为司盘85,型号为Span85,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号为OP-10,所述醇胺盐型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型号为INTECHEM-01。
上述降阻剂制备步骤如下:
将25~37.5份丙烯酰胺、5~50份亲水单体加入盛有150.25~215.25份水的四颈烧瓶中,搅拌条件下加入2.5~10份氢氧化钠溶解完全;
将100~400份司盘、10~10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50份醇胺盐型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加入450~880份疏水单体中搅拌均匀;
将步骤的溶液控温至13~14℃;通入氮气20分钟,依次加入1.25份过硫酸盐和1份亚硫酸氢钠;
在乳化机乳化条件下,将步骤溶液缓慢加入步骤溶液中,并升温至60℃,反应1h,得到降阻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得的这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三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由丙烯酰胺与阴离子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原料易得,工艺简单。
(2)本发明制得的这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的降阻剂溶解性好,在磁力搅拌器200r/min下,搅拌10分钟溶解完全。
(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的降阻剂降阻性能好,将减阻剂按0.3%加入清水中,配制成减阻剂溶液,减阻率达60%。
(4)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的降阻剂在界面张力较低,不加入其它添加剂的情况下,破胶后界面张力达到10-2mN/m以下。
(5)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阻剂在使用时不需要添加助排剂,即可达到快速返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这种油井压裂用的降阻剂的性能评价方法如下:
(1)溶解性
将降阻剂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目测其是否溶解完全。
(2)减阻率测试方法
将减阻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溶胀60min待用;
将清水加入到管路摩阻仪中,测试其管路中的压力差P1;
将中已配制好的减阻剂加入到管路摩阻仪中,测试其管路中的压力差P2;
计算出减阻剂体系的减阻率,公式如下:
式中,n--减阻率;
P1--为清水的压力差;
P2--为减阻剂的压力差。
(3)界面张力测试方法:
界面张力依据1985-1989《活性剂界面张力的测定滴体积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3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