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摩合成闸瓦钢背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2016.X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5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华;黄世琳;顾铁军;曾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昌华兴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1 | 代理人: | 王荣,伍姝茜 |
地址: | 6421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闸瓦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摩合成闸瓦钢背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铁路车辆用的高摩合成闸瓦钢背1,其两端的定位槽2均通过模具成型;目前使用的模具成型多采用一组凹模和凸模,一个工件需两次加工才能成型;且仅在凹模内设有退料装置,工件可从凹模中退出,但由于定位槽2的成型面积较大,有时工件附着于凸模上,与凸模难以完全自动分离,为实现工件与凸模也自动退料,目前在凸模上涂抹润滑油,但在成型后需进行碱煮除油工序,不仅生产效率较低,污水排放也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摩合成闸瓦钢背成型模具,它能实现工件与凸模和凹模的自动退料及一次加工完成成型,无需使用润滑油,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高摩合成闸瓦钢背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下模座、上模板,其特征在于在下模座内设有横向的通槽,在下模座上设有两凹模座,凹模座内均固设有凹模,在通槽内设有下退料板,在下退料板上方设有两退料销,每个退料销滑动的穿过下模座及各自对应的凹模座及凹模的内孔;下退料板的两端均固联一打料杆,上模板的两端均固联有滑套,每个滑套的下端固联防脱底盖,打料杆滑动的穿过各自的防脱底盖,位于滑套中的打料杆上端设有轴肩;上模板设有两凸模座,每个凸模座均设有内腔,每个凸模座的下端均固联有凸模,每个凸模座的内腔中设有橡胶柱,橡胶柱的上端与凸模座固联,橡胶柱下端与内腔中的顶料板固联,顶料板下方设有顶料销,顶料销滑动的穿过各自对应凸模座及凸模的内孔。
工作时,上模板下行,两凸模与两凹模配合在工件两端完成成型,同时两顶料销顶住工件、两滑套及防脱底盖下行,顶料销反向推动各自的顶料板克服橡胶柱的作用力上行,下退料板及两退料销为自由状态均处于最低位;上模板上行,防脱底盖通过轴肩带动两打料杆、下退料板及两退料销上行,将成型的工件从凹模中退料,接着顶料板及顶料销受橡胶柱的作用复位、下行,将工件从凸模上顶出、退料;本发明能实现工件与凸模和凹模的自动退料及一次加工完成成型,无需使用润滑油,减少了碱煮除油工序、减少污水排放保护了环境、节约了碱煮加热能源,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两凹模座之间的下模座上固联有下支座,下支座通过两侧的螺栓及锁紧螺帽与两凹模座固联,下模座内的通槽为上部开口的通槽,退料销均位于通槽中;在所述两凸模座之间的上模板上固联有上支座,上支座通过两侧的螺栓及锁紧螺帽与两凸模座固联;通过调整上支座和下支座两侧的螺栓,在可调整两凹模及两凸模的间距,适用于不同长度工件的成型,提高通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实现工件与凸模和凹模的自动退料及一次加工完成成型,无需使用润滑油,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通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摩合成闸瓦钢背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下模座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3、图4所示,该高摩合成闸瓦钢背成型模具,包括底座3、固定于底座3上的下模座4、上模板5,在下模座4内设有横向的上部开口的通槽8,在下模座4上设有两凹模座6,凹模座6内均固设有凹模7,在通槽8内设有下退料板9,在下退料板9上方设有两退料销10,退料销10均位于通槽8中,每个退料销10滑动的穿过各自对应的凹模座6及凹模7的内孔;下退料板9的两端均固联一打料杆11,上模板5的两端均固联有滑套12,每个滑套12的下端固联防脱底盖13,打料杆11滑动的穿过各自的防脱底盖13,位于滑套12中的打料杆13上端设有轴肩14;上模板5通过连接螺栓设有两凸模座15,每个凸模座15均设有内腔16,每个凸模座15的下端均固联有凸模17,每个凸模座15的内腔中设有橡胶柱18,橡胶柱18的上端与凸模座15固联,橡胶柱18下端与内腔16中的顶料板19固联,顶料板19下方设有顶料销20,顶料销20滑动的穿过各自对应凸模座15及凸模17的内孔;在两凹模座6之间的下模座4上固联有下支座21,下支座21通过两侧的螺栓26及锁紧螺帽与两凹模座6固联,在两凸模座15之间的上模板上5固联有上支座22,上支座22通过两侧的螺栓27及锁紧螺帽与两凸模座15固联;
工作时,工件23两端置于两凹模上,通过压力机的滑块等带动上模板5下行,两凸模17与两凹模7配合在工件23两端完成成型,同时两顶料销20顶住工件23、两滑套12及防脱底盖13下行,顶料销20反向推动各自的顶料板19克服橡胶柱18的作用力上行,轴肩14与防脱底盖13分离,下退料板9及两退料销10为自由状态均处于最低位,上模板5下行时两滑套12与两轴肩14配合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两凸模17与两凹模7的对准;然后上模板5上行,防脱底盖13通过轴肩14带动两打料杆11、下退料板9及两退料销10上行,将成型的工件23从凹模7中退料,接着顶料板19及顶料销20受橡胶柱18的作用复位、下行,将工件23从凸模17上顶出、退料;本发明能实现工件23与凸模17和凹模7的自动退料及一次加工完成成型,无需使用润滑油,减少了碱煮除油工序、减少污水排放保护了环境、节约了碱煮加热能源,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通过调整上支座22和下支座21两侧的螺栓27或26,退料销10在通槽8中移动,在可调整两凹模7及两凸模17的间距,适用于不同长度工件的成型,提高通用性;退料销10与下退料板9及顶料销20与顶料板19均无需联接,模具装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昌华兴铁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隆昌华兴铁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20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