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0144.2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淏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淏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发电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属于燃气灶节能降耗领域;该燃气灶锅架包括底座、内导热筒、上绝缘盖板、下绝缘盖板、温差发电模块和支架,还包括热交换散热器;温差发电模块设置在内导热筒外侧,热交换散热器设置在温差发电模块外侧,内导热筒、温差发电模块和热交换散热器被夹持在上绝缘盖板与下绝缘盖板之间,底座设置在下绝缘盖板上,支架设置在上绝缘盖板上;本发明对温差发电模块冷端的散热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节能降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
背景技术
温差发电技术是利用热电材料的赛贝克效应,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和其它的能量转换方式相比,具有清洁,无噪音,无有害排放物,寿命长,可靠性高,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将温差发电技术应用在燃气灶上,将燃气灶的余热充分利用并使之转化为电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费用支出;但是现有技术中应用燃气余热发电的燃气灶在热电转换的效率上很低,影响了该种燃气灶的市场发展前景;影响燃气灶余热发电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差发电单元的热端与冷端的温差小,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热端温度条件下,冷端温度的升高将导致输出功率的减小,并且,在温差相同的情况下,冷端温度越低,其输出功率越大,由于热端的温度较为固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处理好冷端的散热将会提高燃气灶余热发电效率。
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432798.9的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灶余热温差发电装置”中,采用散热片对温差发电单元的冷端进行散热,需要借助外部风扇才能更好的使冷端降温,且降温效果有限;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0820027428.5的发明专利“燃气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中,只是简单的采用由金属管盘绕而成的冷却体对温差发电单元的冷端进行散热,虽然金属管内的介质可以很好的吸收热量,但相对冷端的散热来说,其降温效果依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可以提高该燃气灶锅架的热电转换效率,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燃气灶锅架,包括底座、内导热筒、上绝缘盖板、下绝缘盖板、温差发电模块和支架,还包括热交换散热器;温差发电模块设置在内导热筒外侧,热交换散热器设置在温差发电模块外侧,内导热筒、温差发电模块和热交换散热器被夹持在上绝缘盖板与下绝缘盖板之间,底座设置在下绝缘盖板上,支架设置在上绝缘盖板上;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散热器包括冷却循环水管路、导热翅片和散热鳍片架体,冷却循环水管路的管壁与温差发电模块紧密接触,导热翅片连接在冷却循环水管路的外管壁与散热鳍片架体之间,散热鳍片架体与上绝缘盖板和下绝缘盖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却循环水管路由紫铜管构成,紫铜管的径向截面呈扁口形;
进一步,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N型热电臂、P型热电臂和导流片,N型热电臂和P型热电臂交错间隔设置在内导热筒外侧,导流片连接在相邻的N型热电臂和P型热电臂的同一侧的端部,并且使N型热电臂和P型热电臂实现串连连接,导流片分别与内导热筒和冷却循环水管路紧密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传统的散热结构进行改进,利用循环水管路对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进行散热,利用紫铜管导热率高的特点,将其制成循环管路,强化热传导,为了增强换热效率,将紫铜管制成扁口状或方口状以增加其与冷端的接触面积,冷端的热量一部分是通过紫铜管内的介质带走,还用有一部份要通过紫铜管的外壁散发出去,如果仅仅是利用介质带走热量,那还不能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在紫铜管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翅片,这样可以强化其外壁的散热效果,翅片还与散热鳍片架体连接,翅片与散热鳍片架体之间既有热交换又有热传导,通过散热鳍片架体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进而增加对冷端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淏,未经魏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0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糊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位置跟踪控制器
- 下一篇:光化学压电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