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刀快装刀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4886.4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立;徐长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29/06 | 分类号: | B23B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刀 刀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削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削加工的车刀快装刀架。
背景技术
车削中车刀的安装主要是在垂直方向(Z向)调整刀尖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重合并保持其正确位置的过程。目前在生产实践中车刀的安装主要由操作者依靠经验目测刀尖位置,通过试切样件,手动调节刀垫来完成。车刀安装时刀尖位置相对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的过高或过低,都会致使车削过程中车刀的实际工作角度相对于其理想的几何角度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影响车削的质量并降低车刀的使用寿命。在高精度的车削中,对车刀的安装有着极高的要求。某激光陀螺阴极的镜面(表面粗糙度Ra值要求为0.1微米)车中,高技能的操作者采用上述手动方法安装车刀,反复的试切削、调节刀垫、再试切削,耗时二十多小时,装刀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由于车刀安装位置的差异,致使切削出的工件质量不同,并产生一定数量的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刀快装刀架,以便实现车刀的快速安装,提高装刀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加工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刀快装刀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本体1、沉头螺钉2、静斜铁3、动斜铁4、调节螺钉5和压紧螺栓6组成;本体1是一个长条物体,它的横截面形状是:由左边的空心大矩形和右边的实心小矩形组成的图形,左边的空心大矩形是具有长方体外形的刀架安装座的横截面形状,右边的实心小矩形是具有长方体外形的夹持柄1a的横截面形状,夹持柄1a的左侧面和刀架安装座的右侧面中部通过一体加工连接为整体,在刀架安装座内有一个贯通刀架安装座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横截面为矩形的车刀安装槽1c,车刀安装槽1c的底面与夹持柄1a的下表面平行,车刀安装槽1c的宽度大于车刀7的宽度,在车刀安装槽1c的左槽壁1b的上部有一个贯通左槽壁1b的车刀装卸口1d,车刀装卸口1d的上下高度大于车刀7的高度,在刀架安装座的上表面上有2个至4个沿本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垂直贯通车刀安装槽1c顶面的本体上螺纹孔1e,在每个本体上螺纹孔1e内拧着一个压紧螺栓6,在刀架安装座的下表面上有2个至4个沿本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垂直贯通车刀安装槽1c底面的沉头本体下螺纹孔;静斜铁3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楔形体,静斜铁3位于车刀安装槽1c内,静斜铁3的下表面与车刀安装槽1c的底面贴合,在静斜铁3的下表面上有螺纹盲孔,螺纹盲孔的数量和刀架安装座的下表面上的沉头本体下螺纹孔的数量相同并且位置对应,通过沉头螺钉2将静斜铁3固定在车刀安装槽1c内,静斜铁3的前表面不向左超出刀架安装座的前表面,静斜铁3的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在静斜铁3的前表面上有一个调节螺纹盲孔;动斜铁4的外形尺寸与静斜铁3相同,动斜铁4的下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与静斜铁3的上表面贴合,动斜铁4的上表面与夹持柄1a的下表面平行,在动斜铁4的下表面上、靠近前表面的位置有一个贯通动斜铁4左、右表面的限位槽;调节螺钉5带有圆盘形的捏手,调节螺钉5的螺杆拧进静斜铁3的调节螺纹盲孔内,调节螺钉5捏手的上部圆弧插入动斜铁4的限位槽内,转动调节螺钉5时,通过调节螺钉5的捏手带着动斜铁4前后运动;车刀7的刀柄放在动斜铁4的上面,通过压紧螺栓6将车刀7压紧。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车刀快装刀架,实现了车刀的快速安装,提高了装刀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加工质量。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经试验证明,车加工某激光陀螺阴极的镜面(表面粗糙度Ra值要求为0.1微米)时,刀具安装时间由二十多小时缩短为十分钟以内,装刀效率提高了120倍以上,加工表明粗糙度Ra值由0.1微米左右提高到0.02微米至0.03微米,刀具寿命延长3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快装刀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左方为前方,右方为后方,纸内方向为左方,纸外方向为右方,上下方向不变。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本体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刀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4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排气歧管小头端钻孔工艺
- 下一篇:银/钛酸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