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城市土地空间立体调查数据语义关联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5148.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园媛;王伟玺;郭晗;李晓明;李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城市 土地 空间 立体 调查 数据 语义 关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尤其涉及构建城市土地空间立体调查数据语义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城市土地愈来愈成为稀缺资源,城市土地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相关部门提出了对城市土地空间的立体化利用。实践证明,土地空间立体化利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已成为实现城市发展转型、化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为了合理组织、有效整合围绕城市土地立体化利用,当前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的相关技术部门展开了对城市土地调查数据的语义关联构建方法的研究,以期支撑未来立体化城市发展、破解资源紧缺困境、促进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全面协调发展等。例如,使用传统二维土地调查数据,构建一些语义模型。
然而,传统二维土地调查数据难以支撑城市土地空间立体化利用下的空间资源规划、利用、评价、登记等诸多土地开发建设业务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无法实现立体化利用模式下资源优化配置、动态仿真和实时预警,在技术层面严重地制约了城市土地立体化利用实践。具体表现为:无法表达立体化利用模式下空间资源的数量和形态、无法评估空间资源的潜力和适宜用途以及无法实现空间资源对于生产生活需求的安排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构建城市土地空间立体调查数据语义关联的方法和装置,以弥补传统二维土地调查数据对城市土地空间立体调查数据语义关联构建的缺陷。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构建城市土地空间立体调查数据语义关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提取与土地立体空间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数据,确立土地空间本体的概念集合、组成关系和构建规则;
根据所述确立的土地空间本体的概念集合、组成关系和构建规则,建立土地空间本体的逻辑模型;
根据所述逻辑模型,构建土地空间本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确立的土地空间本体的概念集合、组成关系和构建规则,建立土地空间本体的逻辑模型,包括:
对所述与土地立体空间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数据进行抽象,以构建土地空间本体的概念集合;
根据所述土地空间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地空间本体的逻辑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土地空间本体的逻辑模型包括分类、几何空间和空间关系、权属空间和权属关系以及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类包括按地理行政区划划分或按地物进行划分,所述空间关系包括方向、拓扑和距离,所述权属关系包括由土地权利而产生的两个或多个权属空间对象之间的权利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土地空间信息概念化,提取土地空间信息的语义。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构建城市土地空间立体调查数据语义关联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立模块,用于通过提取与土地立体空间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数据,确立土地空间本体的概念集合、组成关系和构建规则;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立的土地空间本体的概念集合、组成关系和构建规则,建立土地空间本体的逻辑模型;
构建模块,根据所述逻辑模型,构建土地空间本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抽象单元,用于对所述与土地立体空间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数据进行抽象,以构建土地空间本体的概念集合;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土地空间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地空间本体的逻辑模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土地空间本体的逻辑模型包括分类、几何空间和空间关系、权属空间和权属关系以及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类包括按地理行政区划划分或按地物进行划分,所述空间关系包括方向、拓扑和距离,所述权属关系包括由土地权利而产生的两个或多个权属空间对象之间的权利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对土地空间信息概念化,提取土地空间信息的语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未经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5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