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冲洗系统及冲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54020.5 | 申请日: | 2015-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缑海琛;王彦成;刘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25/20 | 分类号: | F01D25/20;B08B3/02;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 发电 机组 润滑油 系统 冲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油质清洁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冲洗系统及冲洗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是一种包括大量大小口径管道和润滑油的相当复杂的系统,即使是小的有害颗粒也可能造成机组轴承的损坏,从而导致代价昂贵的停机检修。
目前国内外新装机组的容量日益增大,其润滑油系统相应的更为复杂,系统充油量也逐渐增大。现阶段300MW及以上机组在汽轮发电机组油质净化时一般都采用大流量滤油机作为冲洗动力,冲洗源分为三路,这三路冲洗源都是从大流量滤油机出口母管接出:一、接至前轴承箱主油泵进口管路,作为主油泵进回油管的冲洗源;二、接至主油箱至各轴承进油管,作为各个轴承进回油管的冲洗源;三、接至主油箱内部,作为油箱自循环冲洗源。冲洗时一般采用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将轴承进回油管在轴承箱外使用临时管短路,油不进轴承座冲洗;二、润滑油进轴承座但不进轴瓦冲洗;三、润滑油进轴瓦冲洗。润滑油贮存和输送系统即主油箱和贮油箱之间的连接管道采用碳钢管道,这部分管道冲洗时采用润滑油输送泵作为动力,并且系统中没有滤网,冲洗时只能起到冲洗的作用,没有过滤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法提高油质的清洁度,周期比较长,影响油质的因素比较多。在第一步骤冲洗完成后,需要切除大量的临时管并恢复正式管路,这就造成了油质的二次污染,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动用电火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接下来的第二个步骤中,需要重复步骤一范围内的所有工作,浪费大量时间。润滑油贮存和输送系统使用碳钢管道,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返锈现象,对油质造成污染。
目前的机组润滑油贮存和输送系统的管道设计为碳钢管道,这就要求管道安装前必须酸洗,所以酸洗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润滑油清洁度,但是碳钢管道酸洗时受酸的种类、浓度、酸洗人员的技能水平等影响,酸洗质量也参差不齐,导致管道安装后返锈的现象经常出现,造成油质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冲洗系统及冲洗方法,既能减少临时管的安装工作,又能避免油质受到二次污染,节约成本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冲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轴承座和进回油管按照设计的工作状态连接;这样就不需在轴承座外部接临时管;
步骤二,将轴承座内部轴承进油管拆除,润滑油通过进油管进入轴承座后直接流到回油管,无法进入轴承,达到只冲洗轴承座不进轴承的目的;
步骤三,开启第一滤油机,通过第一滤油机的过滤作用对主油箱和轴承座进行清理;经过这个冲洗后,设备及管道内部的杂物最终只能沉积在两个地方,一是主油箱、二是各个轴承座;
步骤四,停止第一滤油机工作,将主油箱的润滑油通过第二滤油机全部倒进贮油箱中,彻底清理主油箱和轴承座;
步骤五,通过第二滤油机将贮油箱的润滑油倒进主油箱中,再次开启第一滤油机,对进入主油箱的润滑油进行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达到NAS7时,将轴承座内部油管路恢复,冲洗结束;检测结果达不到NAS7时,重复步骤三到步骤五。
所述步骤一中,主油箱通过输油管道连接第一滤油机的进油口,所述第一滤油机的输出口并联连接三条支路,一条支路为自循环管道,直接连接主油箱的进口,该支路上设有阀门,一条支路连接注油器后接主油泵的进口管,该支路上设有阀门,另一条支路连接到主油箱至轴承座进口的油管上;所述主油箱通过第二滤油机连接贮油箱,贮油箱的出口还通过管道连接贮油箱润滑油输送泵后连接主油箱进口,同时主油箱的出口也通过管道连接主油箱润滑油输送泵后连接贮油箱的进口。
所述步骤三中,使用和好的白面粉团对主油箱和轴承座进行清理。
所述步骤三中,新建机组冲洗10-20天,机组大修时冲洗2-3天。
所述步骤五中,再次开启第一滤油机冲洗2-3天后对进入主油箱的润滑油进行取样检测。
所述步骤三中,开启第一滤油机的同时还能够开启第二滤油机,使得润滑油在主油箱与贮油箱之间循环,实现对润滑油贮存和输送系统管道的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4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