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1474.0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5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洪坤;张明;熊建国;李凤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服务中心;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燃煤机组中采用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出口的实际烟气温度在125℃左右,而对于连接在空气预热器后的低低温电除尘装置,通常要求进口的烟气温度应满足80℃至90℃。因而,在锅炉的风烟系统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烟气冷却器等装置来冷却烟气,同时回收烟气余热。
现阶段,回收的热量主要通过汽机低压回热系统进行回收,此种回收可以通过排挤汽机抽汽的方式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然而这种方式对上述余热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余热资源。
因此,如何提高锅炉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与空气预热器连接的高温烟气冷却器,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连接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连接脱硫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与所述脱硫装置之间还连接有低温烟气冷却器,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和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均与用于对送入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换热装置相连接,所述换热装置为热管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和所述换热装置串联连接,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的进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的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均设置有烟气截止阀,且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与所述烟气截止阀上并联一个旁路烟道,所述旁路烟道上设置有旁路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热媒截止阀,且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的热媒通道与所述热媒截止阀上并联一个旁路热媒管路,所述旁路热媒管路上设置有旁路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的进口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换热装置的热媒介质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热媒介质为水。
优选地,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为特氟龙或玻璃钢制热媒管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高温烟气冷却器、所述低温烟气冷却器与所述换热装置均为逆流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空气预热器为三分仓空气预热器,所述换热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换热装置的进风口分别连接有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且两个所述换热装置的热媒通道并联。
优选地,所述二次风机与所述三分仓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出口之间连接有旁路风道,所述旁路风道上设置有烟温调节阀。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除尘装置的前后分别设置高温烟气冷却器和低温烟气冷却器,可以先由高温烟气冷却器对进入除尘装置的烟气进行降温,使该温度满足除尘装置的适宜工作温度,而低温烟气冷却器可以对除尘装置中流出的烟气进行再次降温,以满足脱硫装置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烟道中的除尘、脱硫效率。
另外,高温烟气冷却器与低温烟气冷却器中通过热交换获得的烟气余热,可以通过换热装置传递给送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从而将烟气余热通过送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回收进锅炉热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锅炉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用于对送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换热装置采用热管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好、尺寸可以较小。由于选择换热能力及密度均比烟气大的热媒介质,故而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减小尺寸。另外,空气及所选用的热煤介质均没有明显腐蚀性,因此可以减少对换置装置中热管的腐蚀,延长换热装置的寿命。
此外,当前某些地区通过高压电网引入大量水电后,导致本地火电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造成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的明显降低,从而使空气预热器出现低温腐蚀以及堵灰现象。本发明中用烟气冷却器回收的热量先期对风机出口的空气进行初步加热之后,再送入空气预热器,可使空气预热器出口的排烟温度得以提高,从而有效缓解了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与堵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服务中心;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服务中心;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1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蠕动泵连续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毛细管网的相变蓄热炕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