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觉反馈元件、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9002.1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张雷;胡明;王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张博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觉 反馈 元件 触摸 面板 显示装置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触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已不仅仅要求实现简单的触控功能,无边框、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功能已渗入到电子产品当中,并受到使用者的广泛青睐。其中触觉反馈功能,是电子产品中具备触觉功能的系统通过触觉震动来实现操作反馈,主要呈现两种形式的感觉:第一种为全振动,在该情况下,整个电子产品都会振动,例如将手机设置为来电振动,在有来电时,整个手机都会振动;第二种为局部振动,即在使用者触摸电子产品时,使用者指尖下方出现轻微和短暂的振动。
现有的被电子产品厂商广泛采用的触觉反馈技术是线性共振传动器,这种传动器体积大,反馈时间较慢,且噪音较大,导致使用者的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觉反馈元件、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工作方法,能够在使用者接触触摸面板时,实现对应点位的局部凸起及震动,反馈时间快,且无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触觉反馈结构,包括:
基底;
设置在所述基底上阵列排布的M条第一信号线和N条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交叉绝缘设置;
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交叉处的触觉反馈电极,所述触觉反馈电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所述触觉反馈电极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在对所述触觉反馈电极施加电压时,所述触觉反馈电极能够发生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触觉反馈电极为采用透明压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触觉反馈电极为圆形或长方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触摸感应元件,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触觉反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触觉反馈电极与所述触摸感应元件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触觉反馈结构设置在所述基底朝向所述基板的表面上,且所述基底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触觉反馈电极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采用厚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强化玻璃或者硬度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无机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为覆盖所述触摸感应元件的保护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所述触摸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表面上;或
所述基板为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所述触摸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封装盖板背向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表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摸面板,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触摸感应元件发送的触摸信号,确定触摸点位置,根据所述触摸点位置确定对应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向确定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施加信号,使得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交叉点处的触觉反馈电极发生形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工作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触摸感应元件发送的触摸信号,确定触摸点位置,根据所述触摸点位置确定对应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
向确定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施加信号,使得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交叉处的触觉反馈电极发生形变。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在基底上形成触觉反馈电极阵列,在对触觉反馈电极施加电压时,触觉反馈电极能够发生形变,这样当使用者的手指触摸某一点时,通过给对应点的触觉反馈电极施加电压,使其发生形变,进而能够让使用者得到触觉反馈,从而实现局部触觉反馈功能,并且本发明的触觉反馈电极体积小,反馈时间快,且无噪音。利用本发明的触觉反馈结构,能够使触摸屏的使用更加简单并充满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触觉反馈电极被施加电压后发生形变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摸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触觉反馈电极在基底上排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9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