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酪氨酸酶/多酚类介体制备纳米丝素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1104.9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洪言情;崔莉;王强;范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2;D01D5/00;D01D1/02;C08J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酪氨酸 多酚类介 体制 纳米 丝素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酪氨酸酶/多酚类介体制备纳米丝素材料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酪氨酸酶催化氧化丝素和多酚类介体,促进丝素蛋白与外源功能性氨基化合物结合,制备功能性纳米丝素材料的方法,属于纺织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丝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其为原料加工的丝素蛋白膜在组织工程材料构建中有较广泛的用途。天然丝素蛋白材料韧性较差,水溶失率高,为提高再生丝素膜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功能性,国内外在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材料改性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化学方法应用较多,一般多以戊二醛、多元羧酸等对丝素蛋白进行交联或与外源功能化合物接枝。这类方法在改善丝素材料性能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包括易产生化学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生物方法具有安全、高效、专一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以酶法对丝素蛋白材料进行改性,不但保持了丝素蛋白原有的优良特性,而且赋予丝素蛋白材料新的应用性能,对环境影响也较小,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生物酶对丝素蛋白材料的改性功效与丝素蛋白结构、酶的选择性等相关。丝素蛋白中疏水性甘氨酸、丙氨酸剩基含量较高,其次为含极性基团的丝氨酸(含羟甲基)和酪氨酸(含酚羟基)残基。酪氨酸酶是具有催化氧化活性的多酚氧化酶,能催化氧化含酚羟基的酪氨酸剩基相继生成邻苯酚和多巴醌,并可进一步与含氨基的功能性化合物反应,为丝素蛋白的功能化改性提供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丝素蛋白中酪氨酸残基分布于由疏水性较强的丙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大分子链中,对酶促反应的可及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基于酪氨酸酶法的丝素蛋白功能化改性效率有待提高。
多酚类化合物包括茶多酚、咖啡酸、阿魏酸等,这类化合物也具有与酪氨酸相似的酚羟基结构。多酚类化合物也能被酪氨酸酶催化氧化,生成反应性较强的活性醌结构(A),活性醌分子不但可以相互聚合(A-A-A),也可以同时与二分子氨基化合物(B)发生反应,形成氨基化合物分子间的交联(B-A-B)。根据这一特性,在酪氨酸酶催化氧化丝素(SF)的反应中,丝素不仅可直接与外源氨基化合物反应,形成两者直接交联(SF-B);还可在体系加入适量多酚类介质体系,在氧化多酚介体生成醌类活性基的基础上,形成以活性醌结构为桥梁的氨基化合物在丝素表面的间接接枝(SF-A-B),从而提升丝素酶法功能化改性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功能性纳米丝素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酪氨酸酶/多酚类介体制备纳米丝素材料的方法,旨在提高酪氨酸酶催化条件下丝素与外源氨基化合物的接枝反应效率,在此基础上制备功能性丝素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酪氨酸酶催化氧化丝素和多酚类介体,促进丝素蛋白与外源功能性氨基化合物间的交联,结合静电纺丝制备功能性纳米丝素材料的方法,具体工艺与步骤如下:
(1)丝素溶液制备:以溴化锂或氯化钙溶解桑蚕丝,制备丝素溶液;
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将桑蚕丝加入到溴化锂或氯化钙的水溶液体系中,在30~80℃溶解后将丝素溶液装入透析袋,以去离子水中透析8~36小时后过滤,制得浓度为10~50g/L丝素溶液;
(2)酪氨酸酶/多酚类介体催化丝素与氨基化合物交联:在步骤(1)丝素溶液中加入酪氨酸酶和氨基化合物,反应0.5~8小时后加入多酚类介体,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继续处理0.5~24小时;
处理工艺处方及条件:酪氨酸酶1~100U/ml、氨基化合物1~50g/L、多酚类介体1~10g/L,温度20~60℃,pH范围6.0~8.0;
(3)纳米丝素材料成型:将步骤(2)反应后的丝素溶液,通过延流使其在成型模具内平整铺展,在室温下风干成膜或在-50℃~-20℃条件下冷冻干燥成膜;以98%甲酸进行丝素膜溶解,配制纺丝液,采用静电纺技术纺制纳米丝素材料;
纺丝工艺及条件:纺丝液中丝素浓度为10~45%,纺丝电压为10~40kV,纺丝速度为0.3~2ml/h,注射器针尖与金属辊筒表面的纺丝间距为5~20cm。
一种基于酪氨酸酶/多酚类介体制备纳米丝素材料的方法,所述丝素溶液制备时选用溴化锂溶液、溴化锂-乙醇水溶液或氯化钙-乙醇水溶液;所述酪氨酸酶品种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所述多酚类介体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咖啡酸、阿魏酸和绿原酸;所述氨基化合物包括含有氨基的化学整理剂、功能性多肽、壳聚糖、聚赖氨酸、弹性蛋白和明胶。
本发明利用酪氨酸酶催化氧化丝素与外源氨基化合物反应,在氧化多酚介体生成醌类活性基的基础上,提升丝素酶法改性的效率,构建功能性纳米丝素材料。与传统化学交联法制备丝素复合膜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1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梭壳自动更换装置的梭壳存放机构
- 下一篇:一种长效抑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