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自动监测气囊压力的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5841.8 | 申请日: | 2015-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3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丽;王媛;杨烨;赵小红;郭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0;A61L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监测 气囊 压力 气管 插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自动监测气囊压力的气管插管,病人端的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软性PVC成型,可充气套囊内壁上安装有薄膜压力传感器,充气管上通过三通管连接气囊压力监测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和气囊压力监测器内均安装有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实现无线通讯。本发明端头部分采用内外涂抹有抗菌涂层的软性PVC材料,避免了气管插管使用时病人端对人体组织产生不适当的压迫,减少对人体器官粘膜的损坏,同时可以减少气管导管留置过程中的相关感染并发症,通过薄膜压力传感器和气囊压力传感器对气囊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且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或者压力的检测数据,插管整体采用抗菌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监测气囊压力的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适用于临床中建立患者的人工气道,对其实施机械通气、手术麻醉或心肺复苏等用。气管插管上的气囊充气大小及充气量稳定性决定呼吸功能支持技术是否成功。气管插管和患者气道的密封性是呼吸机正压通气和防止口咽部分泌物误吸的关键所在。气囊充气过大会压迫气管组织造成溃疡或气囊破裂,充气不足会漏气影响呼吸机工作或误吸。目前大多数医护人员在使用气管插管时是靠经验用手触摸和气囊相连通指示球囊的充气量来判断经口插在病人气管位置的气管插管气囊充气量的大小或气囊是否破损。完全靠经验和手感很难避免判断失误,医护人员手感和判断标准也不同,尤其是气囊充气不足或漏气无法及时发现,这样就导致呼吸支持失败,造成病人严重的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为气囊充气不足,口咽部分泌物渗漏到下呼吸道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是世界性难题,临床致死率极高。
同时患者一旦实施了气管插管,气管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为:经口插管一般不超过72小时;经鼻插管不超过1周。而有些患者,心肺功能较差,呼吸道分泌物多,会延长留置时间。也可能采取颈部气管切开插管,以便留置的时间可以更长,但此手术创伤大,护理难度大。虽然气管插管一开始解决了通气困难、方便吸出气道内的痰液血液等异物,但是,由于目前临床使用的气管插管导管主要由医用聚乙烯塑料制成,导管对气道分泌物有粘附性,插管后气道粘膜发生压迫、摩擦、刺激等,非常容易引起插管并发症,导致导管留置失败而不得不拔管,终止救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自动监测气囊压力的气管插管,可远程实时检测气囊的压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自动监测气囊压力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可充气套囊、充气管和指示球囊,管体一端为用于与呼吸机连接的机器端,另一端为病人端,靠近病人端一侧设有布置于管体上的可充气套囊,充气管与可充气套囊连通,指示球囊与充气管连通,病人端的端头部分采用柔性体材料软性PVC成型,与病人端粘接固定,可充气套囊内壁上安装有薄膜压力传感器,充气管上通过三通管连接气囊压力监测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和气囊压力监测器内均安装有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实现无线通讯,所述管体、可充气套囊、充气管和指示球囊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PVC 20-80份,聚酯热塑性弹性体7-11份,载银纳米TiO2粉末4-8份,甲基丙烯酸酯0.8-1.5份,石蜡0.5-1.1份,丙烯酸丁酯1-5份,烷基淀粉酯2-6份,十二醇硫酸氨3-7份,甘油2-8份、无机纳米粒子2.1-8份,香草醛0.1-0.2份,百里酚0.1-0.2份,耐化学品改性剂0.5-5份,松枝提取物5-10份,天然硅酸盐4-5份,耐热剂5-15份。
其中,所述气囊压力监测器上还设有蜂鸣报警器。
其中,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含有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
其中,所述耐热剂由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α-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按质量比2∶3混合所得。
其中,所述端头部分7内壁和外壁上均涂覆有抗菌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未经陕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冷供暖用石膏辐射换热板
- 下一篇: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