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变种及其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15268.0 申请日: 2015-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5248285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0
发明(设计)人: 颜晨;刘晓斌;李静;杨祝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5/00 分类号: A01H15/00;A01G1/04;C12N1/14;C05F5/00;C05D3/02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谢嘉
地址: 650201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针菇 变种 及其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金针菇变种及其栽培方法,包括各级菌种及培养料的制作和栽培管理维护。

背景技术

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隶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亚门(Agaricomycotin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膨瑚菌科(Physalacriaceae),冬菇属(Flammulina),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现包含多个变种,如国内外广泛栽培的金针菇原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velutipes)。在我国自然分布最广的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至今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CGMCCNo.11109及其栽培方法,提供新的种质资源。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加强对此金针菇变种栽培生产特性的认识,并为国内金针菇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且该方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重复性高,易于管理维护。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CGMCCNo.11109。

如所述的金针菇变种,其菌盖表面呈浅黄色至黄色、黏,菌褶直生至弯生、白色至淡黄色,菌柄黄褐色,中下部具绒毛;菌丝白色,具有锁状联合。

如所述的金针菇变种,其菌丝体培养温度为5-30℃,子实体分化温度为4-22℃。

所述的一种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CGMCCNo.11109的栽培方法,包括其母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和出菇管理步骤,取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CGMCCNo.11109于普通PDA培养基上培养为母种,再采用半合成液体培养基制成栽培种,最后将栽培种5-10mL接种到栽培料上,20-25℃、空气相对湿度70%-80%培养至菌丝长满菌瓶或袋后5-10天进行搔菌,搔菌后打开瓶或袋盖口置于10-22℃、空气相对湿度80%-95%下进行出菇管理15-50天至采收。

根据所述的一种金针菇变种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的母种为将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CGMCCNo.11109在普通PDA培养基上15-25℃活化5-7天的菌种。

根据所述的一种金针菇变种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的栽培种为将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CGMCCNo.11109在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上18-25℃、150rpm条件下培养10-15天的菌种。

根据所述的一种金针菇变种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的半合成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150-230g、葡萄糖10-30g、磷酸氢二钾0.2-1g、磷酸二氢钾0.2-1g、硫酸镁0.3-1g、酵母粉1-2g、蛋白胨1-2g,混合均匀后于121℃下灭菌30分钟,灭菌后晾至室温并每升培养基加入氨苄青霉素钠0.1-0.15g,所述马铃薯在沸水中煮熟,用其浸出液。

根据所述的一种金针菇变种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的栽培料为棉籽壳、农作物秸秆70%-90%、麦麸9%-28%、轻质碳酸钙1%-2%,含水量60%-65%,装入聚丙烯瓶或聚丙烯袋中,并用接种棒在栽培料正中竖直打孔,于121℃下灭菌2-3小时或常压灭菌25-36小时。

根据所述的一种金针菇变种的栽培方法,其中金针菇变种搔菌后保持温度10-20℃、空气相对湿度80-90%至收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益性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金针菇变种Flammulinavelutipesvar.filiformisCGMCCNo.11109,同时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序简单、重复性高、周期较短、易于管理维护的金针菇变种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既能利用农作物栽培中常见的废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栽培菌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