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硝基苯的磁性荧光分子印迹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5058.1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夏方诠;花小霞;周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82Y30/00;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硝基苯 磁性 荧光 分子 印迹 纳米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检测硝基苯的磁性荧光分子印迹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
a 将279 mg 3,5-二溴苯甲酰胺和502 mg 9,9-二己基芴-2,7-二硼酸二(1,3-丙二醇)酯依次加入到100 mL 三口烧瓶中,加入25 mL四氢呋喃搅拌至溶解后,加入浓度为2 mol/L的K2CO3水溶液15 mL;通氮气30 min后,升温至69 ºC回流,并于氮气保护下快速加入24 mg Pd(PPh3)4;在69 ºC下反应48 h后,氮气保护下加入200 mg 9,9-二己基芴-2,7-二硼酸二(1,3-丙二醇)酯,继续反应6 h;反应结束后,将其转移到盛有甲醇的烧杯中,抽滤后将不溶物依次以蒸馏水、甲醇、蒸馏水的顺序洗涤三次;洗涤后的固体在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抽提24 h,将产物转移至真空烘箱中25ºC真空干燥,得到硼酸酯封端的共轭聚合物固体粉末;
b 称取适量氨基化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硼酸酯封端的共轭聚合物固体粉末加入浸入浓度为50mL 1 mmol/L 硝基苯乙醇溶液中,缓慢搅拌2 h,使对硝基苯的吸附达到饱和;加入交联剂浓度为50%的戊二醛,在室温下缓慢搅拌反应12 h;反应结束后,用丙酮、蒸馏水反复离心洗涤产物,以除去模板分子,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检测硝基苯的磁性荧光分子印迹纳米微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硝基苯的磁性荧光分子印迹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化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下:
a 称取2.0 g氯化铁,1.6 g聚乙二醇,5.8 g无水乙酸钠溶解在60 mL的乙二醇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密封,将其置于200℃下的烘箱中反应12 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悬浮液;用无水乙醇进行磁分离洗涤,再用二次蒸馏水磁分离洗涤,洗涤后的材料保存在无水乙醇中;
b 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超声分散,转入圆底烧瓶中,机械搅拌均匀;
在此溶液中迅速地滴加200 μL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均匀后通氮气保护反应过夜;将反应液依次用乙醇和去离子水磁性分离洗涤3次,即可制得氨基化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硝基苯的磁性荧光分子印迹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检测硝基苯的磁性荧光分子印迹纳米微球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
a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硝基苯标准溶液;
分别将检测硝基苯的磁性荧光分子印迹纳米微球加入无水乙醇和硝基苯标准溶液,机械分散后静置5分钟;磁性分离去除无水乙醇和硝基苯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机械分散成均质悬浮液,转入荧光比色皿中;测定荧光比色皿中磁性荧光分子印迹微球溶液的荧光强度;实验测试使用日本岛津的RF-5301PC荧光仪,其附属的计算机软件供作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最大激发波长为33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380 nm;测定F0为无水乙醇加入磁性荧光分子印迹微球处理后的荧光强度,FS表示硝基苯标准溶液加入磁性荧光分子印迹微球处理后的荧光强度,荧光猝灭过程用Stern-Volmer方程分析;根据所得的荧光F0/FS和NT的浓度绘制工作曲线,当NT的浓度在根据三倍标准偏差求得NT浓度检出限;
b 未知浓度的硝基苯样品的检测:在含有荧光分子印迹微球溶液的荧光比色皿中,测定荧光强度F0;定量加入未知浓度的硝基苯样品溶液,测定荧光强度FS;实验测试使用日本岛津的RF-5301PC荧光仪,其附属的计算机软件供作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最大激发波长为33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380 nm;将F0/ FS带入步骤a所得线性方程,可求算出待测液中硝基苯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50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