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板灯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3703.8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5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美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瑞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5/01;F21V23/06;F21V19/00;F21V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张相升 |
| 地址: | 52312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灯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面板灯作为一种室内照明灯具,其具有涉及简洁美观、光照效果均匀、光线柔和的效果,已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面板灯,通常采用电线将面板灯内的灯条或灯板电路连接起来,连接方式采用人工焊接。人工焊接,焊接效果不佳,品质稳定性差,且工作效率低。
之后再将电线集中在面板灯内的一侧,再在面板灯上人工焊接两条引出线与上述电线连接,引出线位于面板灯的外侧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由于内部和外部都有电源线;工序繁杂;导致面板灯无法采用机械自动化组装,必须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将引出线与电线焊接在一起,具有焊接不良、组装困难及工作效率低下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焊接、并能够进行机械自动化组装的面板灯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面板灯,包括面板灯框架、设置在所述面板灯框架内的条形的发光体和安装在所述面板灯框架上的光学组件;所述面板灯框架包括一条第一框体和至少两条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二框体通过拐角接头连接,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框体分别通过所述拐角接头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框体内设置有第一框体U形槽,在所述第二框体内设置有第二框体U形槽,所述第一框体U形槽和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的开口都朝向所述面板灯框架的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U形槽内设置有一条导电板,在所述导电板上设置有内置接线端子,在所述第一框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内置接线端子连通的第一框体开口;在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内安装有所述发光体;其中,相邻的所述发光体之间电连接,所述导电板和与该导电板相邻的所述发光体之间电连接;所述光学组件的边缘卡合在所述第一框体U形槽和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导电片,在每条所述发光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通触点;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电板上,其另一端接触在与该导电板相邻的所述发光体的所述导通触点上。
进一步地,所述拐角接头包括外周面呈弧形的弧形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弧顶主体部两侧的插接臂。
进一步地,两条所述插接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弧形主体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主体部的内侧具有安装腔体,两条所述插接臂上分别设置有转动调节板,所述转动调节板设置有用于安装轴穿过的调节板通孔;两块所述转动调节板分别通过一条穿过两个所述调节板通孔的所述安装轴配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且每条所述插接臂分别能够绕着所述安装轴转动。
进一步地,在每相邻的两条安装有所述发光体的所述第二框体之间还设置有一条安装有所述导电板的所述第二框体,所述发光体和所述导电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内,所述导电板与相邻的两条所述发光体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灯框架包括一条所述第一框体和三条所述第二框体,在与所述第一框体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内分别设置有发光体,在与所述第一框体相对的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内设置有一条所述导电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与所述内置接线端子插接配合的外置接线端子。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面板灯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一条导电板安装在第一框体的第一框体U形槽内,并使所述导电板上的内置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框体上的第一框体开口对应;步骤2:将发光体分别对应的安装在第二框体的第二框体U形槽内,并将相邻的两条所述发光体分别电连接;步骤3:将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框体分别通过拐角接头连接在一起,并将光学组件的边缘卡合在所述第二框体中的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内,以形成第二框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框体组件中还有两条所述第二框体的末端为未连接的自由端;步骤4:将第一框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拐角接头与所述第二框体组件中的两条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使所述导电板两端的弹性导电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发光体上的导通触点接触,同时使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边缘卡合在所述第一框体中的所述第一框体U形槽内,完成组装。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步骤21:在每相邻的两条安装有所述发光体的所述第二框体之间设置有一条安装有所述导电板的所述第二框体,将所述发光体和所述导电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第二框体U形槽内,将所述导电板与相邻的两条所述发光体之间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瑞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瑞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3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