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3235.4 | 申请日: | 2015-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利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隽永 |
| 主分类号: | A63H17/26 | 分类号: | A63H17/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选 装调避震 电动 遥控 车模 隐形 悬挂 | ||
1.一种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包括底盘(1)、前轮机构(2)、后轮机构(3),其特征在于,底盘(1)中部设置多功能装夹台(4)、前后分别设前轮机构(2)、后轮机构(3)的活动空间,前轮机构(2)设前轮转向摇架(21),后轮机构(3)设后轮驱动摇架(31),前轮转向摇架(21)悬挂到多功能装夹台(4)中双凹槽的前十字形凹槽(41)上,前十字型凹槽(41)底部中间十字位纵向设小长方自粘式阻尼垫(4a),后轮驱动摇架(31)悬挂到多功能装夹台(4)中双凹槽的后十字形凹槽(42)上,后十字型凹槽(42)底部中间十字位纵向设小长方自粘式阻尼垫(4b),双凹槽中位设可叠式八字形阻尼弹簧片(51),两端设自粘式阻尼垫(5a),用螺丝通过限位中平码(5)压紧阻尼弹簧片(51),对前轮转向摇架(21)及后轮驱动摇架(31)进行可活动的限位;多功能装夹台(4)上表面的前、后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前曲形限位槽(43)、(45)及对应的螺丝孔和两个后曲形限位槽(46)、(48)及对应的螺丝孔,用螺丝通过角码(6)对前避震层叠式弹簧片组(63)、(65)的一端及后避震层叠式弹簧片组(66)、(68)的一端分别限位兼压弯安装在前曲形限位槽(43)、(45)及后曲形限位槽(46)、(48)中,角码(6)带卡口限位,前避震层叠式弹簧片组(63)、(65)的另一端压在前轮机构(2)的表面,后避震层叠式弹簧片组(66)、(68)的另一端压在后轮机构(3)的表面,前避震层叠式弹簧片组(63)、(65)和后避震层叠式弹簧片组(66)、(68)呈杠杆式撑起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其特征在于,前轮机构(2)的前轮转向摇架(21)以梯形状固定在前轮机构(2)上,后轮机构(3)的后轮驱动摇架(31)以矩形状固定在后轮机构(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其特征在于,多功能装夹台(4)上表面的前、后端中间还分别设有一个前曲形限位槽(44)及对应的螺丝孔和一个后曲形限位槽(47)及对应的螺丝孔,用螺丝通过平码(7)对前缓冲层叠式弹簧片组(74)的一端、后缓冲层叠式弹簧片组(77)的一端分别进行限位安装在前曲形限位槽(44)和后曲形限位槽(47)中,前缓冲层叠式弹簧片组(74)的另一端位于前轮机构(2)的上方并预留一些间隙,后缓冲层叠式弹簧片组(77)的另一端位于后轮机构(3)的上方并预留一些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其特征在于,多功能装夹台(4)的底部凹位设为电池盒装置(49),底盘(1)左侧的长方孔为带自锁安装开关的开关孔(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多功能装夹台(4)的前避震弹簧片组(63)、(65)及后避震弹簧片组(66)、(68)由弯钩层叠式弹簧片组构成,并固封热缩管限位,前缓冲弹簧片组(74)及后缓冲弹簧片组(77)由直钩梯级层叠式弹簧片组构成,并固封热缩管限位,中位的阻尼弹簧片组(51)由八字形可叠式弹簧片组构成,两端分别设置自粘式阻尼垫(5a)。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其特征在于,可根据车模的重量差异增加或减少弹簧片组的层叠数量,以调校避震缓冲效果,对较特殊轻、重的车模可选择多种排列形式安装避震弹簧片组和缓冲弹簧片组,多功能装夹台(4)上的前曲形限位槽(43)、(44)、(45)及后曲形限位槽(46)、(47)、(48)安装的前避震弹簧片组、前缓冲弹簧片组及后避震弹簧片组、后缓冲弹簧片组可根据实际需要变换组合排列及叠加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选装调避震的电动遥控车模隐形悬挂,其特征在于前轮转向摇架(21)和后轮驱动摇架(31)在大幅波动时会触碰底盘(1)的四个下止位,在下止位设四个自粘式防碰垫(1a),上止位为底盘(1)的轮罩对车轮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隽永,未经利隽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32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脉取栓排毒法
- 下一篇:并行计算光学条纹图相位提取方法





